第A001版:01

以心换“新”兑现幸福“城”诺

  □记者周蓉陈丹特约记者董铭通讯员钱波

  学党史办实事·沙市区老旧小区改造惠民生⑤

  老旧小区改造,关乎民生福祉。

  作为全省老旧小区改造示范点之一,沙市于2019年启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一场涉及“109个老旧小区,改造面积达616万平方米,惠及26万人”的老旧小区改造如火如荼展开。

  学党史,落脚点在于办实事、开新局。如今,第一批实施的55个老旧小区改造全部完成,正在进行验收,3.8万户居民生活环境大为改观,第二批54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全面启动。列“愿望清单”,筑“幸福样本”,沙市区老旧小区改造在推动老旧社区向现代化新型社区蜕变上形成了可供复制的“沙市范本”。

  破茧成蝶,绽放异样光彩。放眼沙市各个社区,居民们的张张笑脸映衬着小区设施的完善和环境舒适。新旧商圈,商业、文化兼顾,折射出生活、休闲齐全的城市建设格局。

  以心换“新”,幸福加分。沙市老旧小区改造这项民生工程,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如期为百姓兑现幸福“城”诺。

  老住宅新生活“里子面子”大改观

  9月22日,记者走进王板桥片区,

  原本坑坑洼洼的水泥路,被修补并刷黑。斑驳的楼栋外墙被重新粉刷,曾经遍布楼栋之间的“蜘蛛网”没了踪影。重新规划增设的停车位,令小区停车乱象不再。居民李道英对记者说,改造后的老旧小区,开窗见景,推门看花,好看又好住,让居民们如同搬了新家一样,找回久违的幸福感。

  改观小区外貌、改善房屋功能、改造基础设施、改优居住环境,55个“高龄”小区历时7个多月重焕光彩。

  雨污彻底分流——

  55个老旧小区污水(化粪池)、雨水、落水管全部更新。新建污水管道7.18万米,化粪池322个,新建雨水管网4.55万米,更换落水管5.66万米。

  全面实施水改——

  55个老旧小区全部更换庭院管网,更新供水管道8.44万米。对9547户实施“分表到户”改造,每户居民只出资850元(现行市场价3200元)。

  停车更便捷——

  通过拆违,腾退空间、调整绿化空间、改造小区内公共道路等方式,为沙市城区新增小区停车位约8000个,新建和修复非机动车棚60个,安装充电

  桩105组,居民停车不再难。

  消除安全隐患——

  老旧小区内天然气管线实施迁改,改造更新燃气管道4600米。弱电管线全部入地(或桥架),“蜘蛛网”乱象根除。

  道路洁净平整——

  按照“宜绿则绿、宜硬化则硬化”原则,对55个老旧小区破损的路面、裸露的土地进行治理;对裸露土地进行硬化铺装,对破损地面进行硬化或修补,同时保留绿化带、修砌花池、美化墙体,让小区形象整体跃升。刷黑小区车行道32.05万平方米,硬化小区人行道23.16万平方米。

  安防系统改建——

  新增226个小区监控摄像头,接入“雪亮工程”,既优化小区环境,又提升安全系数。

  ……

  “面子”“里子”一起抓,沙市老旧小区基础改造到位、内涵提升到位,让小区居民幸福感大大提高。

  如今,不少老街坊正筹备二次装修,采购新的家具家电,希望搭乘老旧小区改造的东风,让“老”家变成品质更高的“新”居。

  老商圈新风貌重新变身“人气王”

  便河广场至江汉路片区,可谓荆州

  最早的核心商圈,是人们购物消费首选之地。近年来,随着商圈老化和周边多个商圈崛起,北京路商圈一度人气下滑。

  记者走访发现,改造后的女人街、大赛巷、黄家塘、北京路等老商圈变身“人气王”,重新焕发新活力。“改造后,这里街面整洁,外型美观,设施便民,业态完善……这些商业区完整保留了老沙市的风貌,满足了人们日益增强的高品质多元化消费需求。”沙市区商务局局长赵凌云介绍,老旧小区改造为老商圈带来了“二次”生命。

  “在沙市,说起小吃美食,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大赛巷。这条以美食闻名的巷子经过改造后,没有了乱搭乱建,店面整洁,招牌整齐划一,客流量明显增加,未来更值得我们期待。”健康巷社区陈虹说,提档升级后的大赛巷更能满足年轻人群的多样需求。

  “古色古香的门头,脏乱差环境彻底整治,令回头客更多了。”在黄家塘经营33年之久的摊主潘老板说,自己是老商圈改造的受益者。改造后的黄家塘商圈,生意明显好了。

  “消费者都希望购物地点有良好的商业环境与文化氛围,老旧小区改造以提升街面品质为抓手,以内促外,进行沙市区老旧商圈路面改造升级,给商户增添信心,为城市增添活力。”(下转第2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