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通讯员郑澄王运伟记者琳玲 邹国斌,男,汉族,湖北天门人,1962年6月出生,在职本科学历,中共党员,工程师,现任荆州市地方铁路有限公司总经理。 邹国斌自担任企业主要负责人以来,秉承“团结奉献、创新实干”的新时代地方铁路企业精神,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不断拓展运输市场,抓实安全生产管理,充分发挥荆沙铁路连接焦柳线至长江黄金水道重要联络线的区位优势,大力开展“一票直达、一票结算”的“海江铁”多式联运,服务我国中西部地区,铁路运量效益成倍增长,取得可喜成绩。邹国斌先后被湖北省委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被荆州市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奋进的领航员 2013年,荆沙铁路运量开始下滑,企业潜亏,队伍不稳。面对困境,邹国斌带领党委班子结合全国铁路货运市场和自身优势,创造性提出走“多式联运”的发展之路。同时,企业自筹资金3000万元修建开通了国电集团煤炭储备中心港区、旺港港区的铁路装卸线,彻底终结了城区重载汽车运输破坏道路、电厂煤炭严重污染环境的问题,为推动绿色发展、打赢蓝天保卫战、打造“万里长江、美在荆江”新画卷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实现“多式联运”战略目标,邹国斌既当指挥员,又当营销员,先后8次率队奔赴陕西汉钢,对接“多式联运”铁矿石合作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市地方铁路有限公司最终与陕西汉钢达成合作意向,同时也打开了西北市场。自2016年以来,荆沙铁路货运量成倍增长,遏制了企业经营亏损。 “多式联运”成功后,邹国斌又亲自带队奔赴西安、汉中、昆明、贵阳等地,荆门电厂、襄阳电厂、大峪口化工公司都曾留下他的足迹。 “多式联运”发展初期,为提高服务质量、稳定货源,邹国斌经常带领党员干部战斗在一线。散装化肥卸车装船遇到麻烦,邹国斌就带领40多名党员干部在高温车厢里用脸盆一盆一盆舀,保证了45车皮、3000吨散装化肥按时装船,顺利发往东南亚。 实干的领头雁 邹国斌作为企业负责人,在荆州 市国资系统率先进行分配制度改革,摸索创立了“以岗定酬、同岗同酬、多劳多得、倾斜一线”的工资考核分配体系,职工年均收入由2016年的3.3万元增长到2020年的8.9万元。 连续3年,荆沙铁路货物运输量实现快速增长。2017年完成运量263万吨,2018年完成运量408万吨,2019年完成运量410万吨。 2020年,邹国斌带领干部职工在疫情防控期间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运输生产,克服重重困难,铁路货运量实现逆势增长,再创新高,完成457万吨,同比增长11.5%。其中,“多式联运”完成379万吨,同比增长16%;完成运输收入4.35亿元,同比增长17.6%。近3年,共签订“多式联运”协议90余份,分别组织载重5-10万吨海船108条、载重5000-1.5万吨江船779条;实现增值税9780万元,企业利润4950万元,上缴企业所得税和国有资本经营收益2000余万元;同时,为西部钢企降低物流成本近亿元,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尽心尽责扶贫人 荆州市地方铁路有限公司作为驻村牵头单位,安排专班人员长年驻在结对村开展扶贫工作。近年来,该公司定点向扶贫联系点——石首市桃花山镇古井口村投入扶贫资金55万元,支持修建农村四好公路8000米,直通每户村民家门口,解决村民出行难问题;补贴51万元为24户贫困户进行危房改造,为7户贫困户进行异地搬迁,发展虾稻连作套种优质大米156.6亩,改造鱼池3亩;发展和改造村集体经济油茶树种植产业70亩,为贫困户、低保户免费发放鸡苗11250只;指派帮扶责任人18余人帮扶23户贫困户和1户边缘户,利用“春季攻势”、扶贫“一日捐”、寒冬送温暖、元旦、春节等多个时间节点,组织党员和帮扶干部到结对村帮扶慰问。 2020年,古井口村46户脱贫户收入总计约203.9万元,人均收入达1.5万元,定点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摘帽。通过以上帮扶措施,促进了扶贫产业发展,增添了农户信心,体现了国企担当,为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了力量。 邹国斌说,下一步,公司将积极谋划建设中心城区沿江疏港铁路工程,打造国家“多式联运”示范项目,充分发挥荆州交通区位优势,建设华中地区最大进口铁矿石交易中心,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发挥积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