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5版:

水稻机收减损技术措施

  四季

  农时

  □市农技推广中心

  1.确定合适的收获时机。确定适宜收获期,防止过早或过迟收获造成脱粒清选损失或割台损失增加。水稻的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较为适宜收获,此时稻谷籽粒含水量15%-28%。

  2.选择适用机型,做好作业前机具准备,预防和减少作业故障,提高作业质量和效率。水稻生长高度为55~110厘米、穗幅差≤25厘米,或收割难脱粒品种(脱粒强度大于180克),建议采用半喂入收割机。作物高度超出110厘米时,可以适当增加割茬高度,对半喂入联合收割机适当调浅脱粒喂入深度。收割易脱粒品种(脱粒强度小于100克)或采用高留茬收获时,建议使用全喂入收割机。

  3.试割作业。根据作物、田块条件确定适合的作业速度,行进长度以30米左右为宜。对照作业质量标准仔细检测试割效果(损失率、含杂率和破碎率),并以此为依据对相应部件(如风机进风口开度、振动筛筛片角度、脱粒间隙、拨禾轮位置、半喂入收割机的喂入深浅、全喂入收割机的收割高度等)位置及参数进行调整。

  4.正确开出割道。从易于收割机下田的一角开始,沿着田梗割出一个割幅,割到头后倒退5-8米,然后斜着割出第二个割幅,割到头后再倒退5-8米,斜着割出第三个割幅。用同样的方法开出横向方向的割道。规划较整齐的田块,可以把几块田连接起来开好割道,割出三行宽的割道后再分区收割,提高收割效率。收割过程中机械保持直线行走,避免边割边转弯,压倒部分谷物造成漏割,增加损失。

  5.选择行走路线。行走路线最常用的有三种:一是四边收割法。对于长和宽相近、面积较大的田块,开出割道后,收割一个割幅到割区头,升起割台,沿割道前进5-8米后,边倒车边向右转弯,使机器横过90度,当割台刚好对正割区后,停车,挂上作业挡,放下割台,再继续收割,直到将谷物收完。二是梭形双向收割法。对于长宽相差较大、面积较小的田块,沿田块两头开出的割道,长方向割到割区头,不用倒车,继续前进,左转弯绕到割区另一边进行收割。三是分块收割法。考虑集粮仓容积,根据作物产量,估算籽粒充满集粮仓所需的作业长度规划收割路径,针对较大田块,收割至田块的适当位置,左转收割穿过田块,把一块田分几块进行收割。

  6.选择作业速度。作业过程中应尽量保持发动机在额定转速下运转。地头作业转弯时,应适当降低作业速度,防止清选筛面上的物料甩向一侧造成清选损失,保证收获质量。当作物产量超过600公斤/亩时,应降低作业速度。全喂入联合收割机还应适当增加割茬高度并减小收割幅宽。若田间杂草太多,应考虑放慢收割机作业速度,减少喂入量,防止喂入量过大导致作业损失率和谷物含杂率过高等情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