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记者肖潇通讯员侯晓勇)9月28日上午8时起,荆州市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DIP)管理信息系统正式上线运行。 DIP是通过将大数据、智能化应用于医保支付,对临床客观真实数据统计分析,按疾病与治疗方式的共性特征客观形成自然分组,建立医疗服务“度量衡”标准体系,实现医保支付与监管的一体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 自2020年11月荆州被确定为国家DIP试点城市以来,我市坚持改革创新,完成了数据整理、方案拟定、系统建设、模拟测算等前期筹备工作,出台了《荆州市基本医疗保险按病种分值付费实施办法》及相关配套政策,积极稳妥推进DIP支付方式改革早日落地。 市医疗保障局负责人介绍,开展DIP支付方式改革是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医保和医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这一系统性工程,对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改善医疗服务水平、切实保障群众医保权益、确保医保制度可持续运行具有重大意义。下一步,医保部门将加强宣传指导,督促各级医疗机构加快信息端口改造和接入,引导医疗机构优化临床路径、绩效分配、成本管控,主动融入改革,确保10月底进入实质性付费。 DIP管理信息系统上线之际,市医疗保障局同步举行政策培训会,就我市DIP主体政策、支付政策、协议履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以及DIP支付方式下的医院管理进行全面解读,进一步帮助各级医保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正确理解这一新的支付方式,更好地使用新的管理工具,助推医保、医疗高质量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