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1版:01

专精特新“小巨人”创新发展“大作为”
小中见大看“合聚”

  □特约记者戴军

  “支持合聚高分子等企业打造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推动江恩新材料、合聚高分子二期等项目加快建成,培育一批有影响力、有创造力、有竞争力的高新材料企业。”记者从近日闭幕的江陵县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获悉,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合聚高分子”,是今年8月21日国家工信部公布的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中,江陵唯一一家“小巨人”企业。2022年,江陵将以创建省级创新型县为契机,持续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做强产业支撑,合聚“小巨人”如何强化创新赋能,夯实技术实力?在健全产学研校企合作机制上,将有怎样的举措?记者日前就此进行了采访。

  “小巨人”大能量

  2008年注册的武汉合聚塑化新材料有限公司,现控股湖北合聚等4家公司。目前,公司总部已迁至江陵。走进位于江陵沿江产业园招商大道的合聚公司,记者感觉到,一股“硬核科技风”扑面而来。

  在公司展厅,里面摆满的是各种五颜六色的塑料粒子,以及改性工程塑料制品。“我们主要是购进基础原料,加入添加剂、纤维后,通过混合、熔融、抽粒,将原材料共混改性。下游客户购进我们的改性材料后,采用注塑工艺成型,再生产成各类产品。”武汉合聚塑化新材料有限公司常务副总梁良告诉记者,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企业发展的“牛鼻子”。合聚最大的创新,就是生成这些材料的配方。

  记者了解到,以前,他们常常为了达到质量上的要求而反复实验,现在公司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配方规律。梁良介绍,在“小巨人”企业必须具备的“专精特新”四大要素中,“新”是基础,创新是灵魂。为千方百计夯实自身的创新力,不断优化提升生产技术工艺,公司注重市场前期调研,再据此量身定制材料生产标准和技术工艺。在公司展厅,梁良取出一款手持云台向记者介绍:“比如这款手持云台的三轴连动臂,之前是金属件,加工慢、工序复杂,还有一定的重量。(下转第3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