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沙市第一菜市场开市 沙市第一菜市场工程于1933年8月28日开工,9月6日举行奠基典礼,11月22日竣工,12月1日开市。 ◆沙市洪垸生活小区动工兴建 1982年12月1日,由沙市房屋建设开发公司综合开发的洪垸生活小区动工兴建.1984年6月12日建成。有住宅楼52栋140套该小区是全国推行住宅商品化试点之一。 ◆多国科学家到石首开展搜救白鳍豚、江豚行动 2006年12月1日,由中、美、英、瑞士、德、日等6国科学家组成的2006年长江淡水豚类考察队抵达荆州石首,在该市开展搜索拯救白鳍豚、江豚行动。 ◆荆州推销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1949年12月2日,荆州地区开始推销人民胜利折实公债,至次年1月底,全区完成343657份任务(折合人民币103.85万元)。 ◆荆州电视台品牌栏目《垄上行》受关注2006年12月2日,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国家广电总局、湖北省委宣传部、省科技厅以及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0余位领导、专家组成的考察团,来江汉平原对荆州电视台品牌栏目《垄上行》进行专题调研。 ◆江福英夺得第四届世界残疾人游泳锦标赛金牌 2006年12月2日至8日,荆州孤残少女江福英在南非举行的第四届世界残疾人游泳锦标赛夺得1枚金牌,2枚银牌,并打破S6级50米蝶泳世界纪录。 ◆沙市取缔场外交易 1933年12月3日,沙市市政整理委员会、发出布告,取缔场外成交。凡毛家巷以下,“洋码头”以上,任何人不准在马路口停留叫卖。 ◆河南灾区5.7万人到荆州进行专垦和水利建设、定居 1957年12月4日,中央央定从河南灾区调5.7万人(连同自行来的1.3万人,共7万人)到荆州专区进行专垦和水利建设,其后定居境内。 ◆疏浚沙市便河 1934年12月5日,江陵县第74次执监联席会决议,疏浚沙市便河(便河垴至凤凰台段航道)长950英尺,最狭处不得少于100英尺。次年1月14日,江陵县工务股与福兴公司签订沙市便河疏浚合同。开始疏浚后不久因水涨,仅完成工程三分之二,后交由管委会疏浚完结。 ◆全国基本农田保护发祥地纪念碑在监利设立 为纪念中国“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实施二十周年,国土资源部、农业部、湖北省人民政府在监利县设立“全国基本农田保护发祥地”纪念碑。2009年12月6日下午,纪念碑揭牌仪式在监利县毛市镇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现场隆重举行,国土资源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国家土地副总督察鹿心社,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田承忠出席揭牌仪式,共同为纪念碑揭牌。 相关信息:监利县是全国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的发祥地。1988年4月,荆州地区土地管理局率先在监利县开展了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试点工作,在此划定了全国第一块基本农田保护区,首次提出了“基本农田保护区”的概念和内涵,即按照粮食定购任务和保障“口粮”的基本要求,测算并划定一定数量、一定区域的高产农田予以保护,该农田为“基本农田”,该区域为“基本农田保护区”,不得将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农田用于非粮食作物生产。此举开拓性地建立了一套较为科学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模式,在全国开创了耕地保护之先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探索了一套有效措施。 ◆荆州发现余上沅故居 2007年12月6日,经过荆州市有关部门和专家的多年寻找,中国戏剧的拓荒者、著名戏剧教育家、理论家,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人余上沅(1897-1970年)的故居在沙市胜利街242号被发现,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反响。《湖北日报》不久刊发消息《余上沅故居在荆州被发现》。余上沅的儿子一中国留德协会名誉会长、国务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同济大学教授、国际著名的建筑学家余安东先生得知家乡发现其父的故居后,也写来书信,深表感谢。 相关信息:位于沙市区胜利街242号的余上沅故居,是沙市至今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中期老屋,门面宽达12米,道两开,纵深5进。整栋房屋为两层砖木结构,共有门面两间,大小房间58间,堂屋(客厅)4间,天井5个(其中两个有亮亭遮雨)。在第四进兼墙门后,还建有约16平方米的小型戏台一座。整栋建筑虽不豪华,但营造精致,其木雕装饰、石雕构件花格门窗、天花板壁、祭祀神龛都十分古朴雅致。这种在住宅内建有连体戏台的民居实属罕见。 余上沅,沙市人,1920年经陈独秀介绍入北京大学英语系主攻文学和戏曲,1923年与谢冰心、梁实秋、熊佛西、落华生等一道赴美留学,攻读戏剧文学。回国后与闻一多等人在北京艺术专科学校创办戏剧系,这是中国第一次在正式学校里开设戏剧系。1935年初至8月,余被梅兰芳聘为导演,到苏联访问演出。回国后在南京筹建了国立戏剧学校(后改为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并任校长一直到1949年5月。余上沅一生先后创作了《回家》、《塑像》、《兵变》等剧本,翻译了《可敬佩的克莱敦》等剧本,导演了《茶花女》、《威尼斯商人》、《牛郎织女》等中外戏剧作品,撰写了数以百计的戏剧论文。1986年4月14日《中国日报》英文版发表了题为《一位戏剧拓荒者的遗产》的文章,介绍了余上沅的生平、著作及其在中国现代文学、戏剧、教育上的历史地位和重大贡献。 1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