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记者赵叶秋 熊鹰,现任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科研公卫部部长。从踏入医学院读研究生起,他便与科研工作结缘。 2008年,熊鹰硕士毕业后进入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进行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12年继续深造,2014年提前获得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外科学博士学位。2016年4月进入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管理岗位,开始从事科研教学管理工作,2019年被聘为长江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副院长。 身先士卒治病育人不马虎 熊鹰告诉记者,他非常幸运地承担着最神圣的两个使命——教书育人和救死扶伤。作为医生、教师、科研工作者,必须身先士卒。在科研工作中,熊鹰参与发表核心论文30余篇,5年来完成国家卫健委科技研究发展中心子课题1项、湖北省卫健委科研项目3项、荆州市科技局项目1项;先后获“长江大学优秀教师”“优秀医德医风奖”“荆州市优秀论文特等奖”。 2009年起,熊鹰承担长江大学本科生教学工作,同时担任长江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他非常热爱教学工作,最大的心愿是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医疗精英。 熊鹰针对在读学生状况,制定出个性化培养方案,争取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成、学有所获。在临床工作中,他也不马虎,休息时间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争取更好地治病救人。 作为医院科研公卫部部长,熊鹰致力于整合医院与学院资源,更好地发挥科研平台作用,引导科学创新。他不断修订完善各项科研管理制度,激励全体员工开展科学研究,全院的科研成果不断增加,去年高质量论文数量倍增。为了打造更好的科研平台,他主导引进转化医学与创新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荆州分中心),中心实验室科研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 尽职尽责抗疫一线显担当 2020年春节,一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突然打响,作为科研公卫部部长的熊鹰压力陡增。 1月23日上午,武汉宣布封城。两个与疫情防控密切相关的核心科室:院感办、公共卫生科都在熊鹰所属的部门。他实地去各相关科室沟通布置任务,保持高度警惕尽量做好每个细节;告知亲朋好友取消团年宴,避免与外地返荆人员密切接触。同时,他主动申请前往抗疫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医者使命。 正月初一清晨,熊鹰戴好口罩赶到医院参加培训。夜里,他通过手机为家人、同学、朋友们解答关于疫情的疑问,因长时间使用手机,眼睛看得酸胀,腕关节疼痛,颈椎不适,再加上口腔溃疡……但一想到自己特殊的工作性质,他咬牙坚持下来。 正月初二,熊鹰早早来到办公室,与同事一起商讨制定医院防疫措施。 正月初三,熊鹰担任支助志愿者,在没有防护服的情况下直接与患者接触。他没有丝毫犹豫,心中只有职责和使命。 正月初四,医院收到一批爱心捐助防护服,熊鹰和同事们终于有了基本防护。因为只有一件防护服,他不敢解开衣服,直到下午换班,才立即冲向了厕所。 正月初五,熊鹰一大早就和同事巡视医院各科室的感控情况;收集整理就诊数据,分析并上报;了解隔离病房内一线医生心理状况、防护措施、病人收治情况…… 正月初六,熊鹰24小时在医院值班。尽职尽责,敢于奉献,他拼尽全力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