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3版:绘就新画卷启航新征程

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奋力开创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新局面

  (上接第2版)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加强劳动者待遇和权益保障,突出创业带动就业,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方便就近就业,吸引返乡就业,保障重点群体就业。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体系,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实现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有效衔接,让人民群众在面对年老、疾病、失业、伤残、贫困等风险时,都有可靠的制度性保障。推进小区适老化改造、托幼试点建设,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加快建设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支持“医康养”一体化发展。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与青年人的契合度,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优化学校布局,创新教学模式,加快学前教育普惠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教育内涵发展、职业教育特色发展,持续完善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大力支持长江大学“双一流”建设,推进高职高专晋升本科、转设整合,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健康荆州”,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323”攻坚行动,增强传染病检测能力、公共卫生应急能力。推动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整合中心城区医疗资源,抓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县市三级医院创建、区域医疗中心创建,建设中心城区和县城15分钟医疗圈、乡村30分钟医疗圈。实施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创建全国羽毛球示范城市。

  统筹发展与安全。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捍卫政治安全,防范化解金融、债务、网络、生态等重大风险。完善科学精准防控机制和局部应急处置机制,坚决堵住一切可能导致疫情反弹的漏洞。依法规范管理宗教事务,深入开展反邪教斗争。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实行信访维稳无缝对接。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消防安全责任制,强化食品药品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提高极端天气灾害监测预警水平和防汛抗旱、森林防火、防灾减灾能力。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合法权益,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

  同志们!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也是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深厚基础。荆州干部群众想干事、能干事、善成事。我们必须把荆江两岸蓄积的能量爆发出来,让一切创新创业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唯干唯实唯先,善谋善作善成,以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磅礴力量和奔跑奋进,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作出荆州贡献。

  四、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必须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坚定和执着,推动各级党组织更好地担负起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历史重任。

  (一)强化政治建设,铸牢思想之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两个确立”,进一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化“思想引领、学习在先”机制,发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主阵地作用,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持续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确保不折不扣坚决落到实处。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阵地平台管理,提高网络舆情发现力、研判力和处置力,让网络空间更加清朗。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严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深入贯彻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涵养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

  (二)强化队伍建设,担当发展之责。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好干部标准,突出实干实绩、群众公认、基层一线导向,持续开展“铁牛型”干部选用,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推动“墩苗育苗”常态化制度化,构建“优秀干部从基层来、年轻干部到基层去”的良性循环,造就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不断提升各级干部用科学原理、法治精神、项目意识、市场规律、底线思维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完善干部考核激励机制,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落实好“能上能下”“三个区分开来”等制度,旗帜鲜明为改革者撑腰、为创新者容错、为实干者护航、为担当者担责。统筹做好培养选拔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工作,用心用情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更好发挥老促会、延研会、关工委作用。

  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超常规举措精准引才、系统育才、科学用才、用心留才,打造“天下英才聚荆州”“万类霜天竞自由”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观念,以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政策、求才若渴的态度引进人才,推动项目聚才、柔性引才,形成人才虹吸效应,加快引进培育与产业、企业发展需求紧密对接的高端人才、拔尖人才和紧缺人才。实施“我选湖北·凤鸣荆州”“楚才荆用”“雏鹰归巢”计划,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支持政策和服务体系,吸引更多大学生留荆回荆。树立人人皆是人才的理念,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形成“荆州成就人才,人才成就荆州”的良性循环。健全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统筹人才荣誉和奖励制度,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以对人才的最高礼遇传递城市温度、彰显城市情怀。

  (三)强化基层基础,夯实执政之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拧紧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的责任链条,推动政策、资源、力量向基层倾斜。建强基层带头人队伍,加强基层干部队伍选育、能力培训、教育管理,完善向重点乡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制度。以抓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全要素拓展农村“红色阵地”功能,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增强企事业单位、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组织功能,提升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质效。健全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和“三单一平台”工作机制,打造党建特色品牌。强化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和监督,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机制,擦亮共产党员先锋本色。

  (四)强化作风建设,激扬实干之风。坚持全市一盘棋,部门高效联动,上下步调一致,既为一域增光,也为全局添彩。聚焦“五个重大”,勇于担当作为,深谋、勤跑、善争,少说“不好办”,多说“我来办”“马上办”。保持“拼抢实”的状态和作风,深化“双优化”活动,守朴拙、戒机巧,守笃实、戒虚浮,谋定而后动,谋定而快动,创造性地推进工作,用改革的办法攻坚克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防止和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坚持问题导向,奔着问题去,奔着解决问题去,奔着目标和效果去。强化精准、精品、精细意识,坚持项目化、工程化、清单化推动工作落地落实。

  (五)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恪守清廉之本。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推动党委(党组)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协调贯通、层层落实。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人、重点事严惩腐败,深入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不断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战略目标。深化政治巡察,推进六届市委巡察全覆盖,推动市县巡察上下联动、各类监督贯通融合。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综合发挥惩治震慑、惩戒挽救、教育警醒功效。强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让监督“利剑”无所不至、违纪行为无所遁形。开展清廉创建活动,持续巩固政治生态好、用人导向正、干部作风实、发展环境优的良好局面。

  同志们!九百里荆江,流光溢彩,浩荡向东逐前浪;三千年楚郢,钟灵毓秀,发愤图强创新局。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奋力开创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新局面,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