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2版:荆州要闻

(上接第1版)

  三

  没有高质量发展,何谈荆州振兴?锚定新目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我们务必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荆州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以“五区五中心”为支撑引领,坚决扛牢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历史使命。

  大江大河,纵横凌云。打造“五区五中心”,要紧紧联系荆州实际,着力构建全域全链条多形态多品牌发展体系,撑起荆州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碧海蓝天。

  区域发展上,推进协调协同。开放经济条件下,区域不是一个固定范围,往往是个相对概念。心有多大,梦想就有多大;梦想有多大,我们就能走多远。优化区域发展布局,推进跨江联湖达海。积极主动融入国家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重大决策部署、全省区域发展布局,促进交通、产业、城市跨江,构建“一江两岸”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推动跨长江发展。深化与武汉城市圈合作,加快融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加快融入“宜荆荆恩”城市群建设,探索推行文旅“一卡通”,实现社保卡互认互通互用。持续推进长江大保护,建设美丽荆州。加强洪湖、长湖、洈水水库等生态保护,提升生态旅游、生态产业水平,培优生态文化,建立旅游协作机制。发挥荆州联南贯北、承东接西“得中独厚”的区位优势,加快工业化进程,提升中心城区能级,增强县域综合实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以大开放汇入全国、全球合作共赢海洋。

  经济形态上,打造发展新优势。聚力绿色经济、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循环经济、总部经济、飞地经济等,打造发展新优势。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战略选择。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大力推动创新发展。把握数字经济的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建设科创大走廊,发挥在荆高校科研资源优势,实行“揭榜挂帅”,加速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进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建设工业振兴、农产品物流和文化产业等示范区。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短期的经济效益。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为目标,推动生态与农业、工业、文旅等产业融合发展、一体发展。

  产业链条上,做优扩链、补链、强链文章。强化产业链顶层设计。做优智能家电、汽车零部件等优势产业链条和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系统谋划产业链条上下延伸、要素配套、市场拓展等措施办法,形成一批空间高度集聚、上下游紧密协同、供应链节约高效、具有相当规模的产业链集群。加强产业集群培育。以打造经济发展升级版为目标,构建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高产出的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壮大具有荆州特色的装备制造、医药化工、现代造纸、农产品加工、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新型建材、纺织服装等产业集群。聚焦产业链招商。狠抓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坚持政策指导、企业主体,加强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服务,坚持干部“走出去”、干部“沉下去”,引进一批头部企业、终端产品企业和外向型企业。围绕主导产品,鼓励“链主”型龙头企业发挥引领行业集聚发展、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着力吸引配套企业、组团投入、引进优质项目等,谋求共同发展。

  品牌创建上,打造一批“精品名牌”。开展品牌创建行动,推动荆州制造向荆州创造转变、荆州速度向荆州质量转变、荆州产品向荆州品牌转变。保护发展一批老字号品牌,创造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自主品牌。增强企业品牌意识,支持企业打造出一大批知名度高、美誉度强、影响力大的优秀品牌。加强品牌策划营销,在全社会营造培育品牌、创造品牌、尊重品牌、呵护品牌的浓厚氛围。立足荆州资源禀赋和文化传统,有序建设既突出地方特色又彰显时尚创新的荆州餐饮、休闲民宿及产品创意等街区、田园综合体、文化产业园和体验店,靠“硬核”品牌吸引消费、留住游客,扩大荆州影响力。

  四

  荆州振兴,未来可期。

  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一心向前进。

  我们必须心顺。世界五彩缤纷,现实纷繁复杂。转型赶超中不平衡、不协调等问题依然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等等,务必用历史的、现实的、发展的眼光,理性分析、全面看待这些矛盾和问题。要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做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在统一思想中形成共识,在化解矛盾中赢得民心,在共享成果中凝聚力量。

  我们必须气平。常言道,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前进道路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对此要有好的心气。荆州,走过了“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我们正经历成长的风雨,一切向前看,大步向前进,风雨无阻创造美好生活。

  我们必须劲足。一打纲领不如一个实际行动,目标重在落实,落实重在实干。要铆足一股劲抓落实,升腾发展气场,咬紧牙关克难攻坚,有那么一股钻劲和韧劲,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要以钉钉子的精神抓落实,聚焦目标,精准施策,盯着抓、反复抓,不怕失败,宽容失误,走向胜利。要重点问题重点突破抓落实。咬定青山不放松,不破楼兰终不还。建立全过程、高效率、可核实抓落实机制。抓主体责任,抓督办协调,拧紧责任螺丝,形成专班合力,挂图作战,确保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建设等取得重大成效。

  思路已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要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以事择人、人事相宜,把那些想干事、肯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确保干部德配其位、才配其位。真正选好用好“铁牛型”干部,大力选拔那些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兢兢业业工作的人,在干部队伍中形成老实人受尊敬、受重用的良好导向,不能让老实人吃亏。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在推动发展实践中锤炼意志品质,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全力推动荆州高质量发展。

  古往今来,荆州儿女勤劳勇敢,在重要历史关头敢打硬仗,写下了无数壮丽的诗篇。今天,广大干部时刻保持“跟我上”的战斗姿态,守朴拙、戒机巧,守笃实、戒虚浮,提能力,转作风,优环境,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在新的赶考路上勤政廉洁,展示“关键少数”的良好形象,带领全市人民奋力开创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新局面。

  历史前进的逻辑,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让中华民族一路走向复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振兴荆州的重任历史性地落在我们肩上。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和市六次党代会精神,不辱使命,担当作为,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乘风破浪迈向新的征程。

  (特约撰稿:乔太平)

3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