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3版:综合新闻

石首交警“五级联查”堵住安全事故漏洞

  □记者张明金通讯员石焦景郑轩

  “找窟窿、堵窟窿、防透风”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石首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遵循道路交通事故“可防可控可降”客观规律,锚定“人、车、路、企”四要素,通过建机制、搭平台、找规律、抓重点、强落实,实现交通安全治理提质增效。截止目前,该市交通事故起数和亡人交通事故数同比分别下降16.8%、21.4%,全年未发生一起死亡2人以上交通事故。

  盯住“重点人和车”,警钟长鸣消隐患

  刘山(化名)是石首市某客运公司跑乡镇线路的一名司机,今年以来疏忽大意,发生2次伤人交通事故,不仅丢了“饭碗”,企业负责人还被石首市公安局交警大队联合荆州交管局秩序大队进行约谈警示。

  防范交通安全风险必须盯住“重点人”。交警大队加强数据分析研判,将辖区记分周期满12分的驾驶人列为重点管理对象,摸排失驾、禁驾人员12名,强化人车关联、人脸识别,及时预警拦截,严防失驾、禁驾等人员驾车上路。加强非法营运商务车等重点群体的信息摸排,共查控16名涉嫌非法拼车包客对象,逐一按照警示、学习、承诺要求签订落实管控预防措施,确保交通危险重点人群去向明、轨迹清,不失控、不脱管。

  为不断强化地方交通主体责任和部门配合责任,借助交通、城管、运管、乡镇、社区力量形成合力,严管严查“两客一危一货一校一面一摩一电”等重点车辆,实行“一人一车一档一方案”强化监管。

  针对农村地区摩托车、电动车保有量大、事故率高、管理难的特点强化交通基层基础工作,加强“一村一辅”和交通协管员、劝导员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社会力量的宣传、劝导作用,把事故预防延伸到农家门口、田间地头,使隐患车辆出不了村、上不了路、出不了事。

  管好“重点路和企”,时刻念好“紧箍咒”

  “我们企业的运输车辆,今年没发生一起大交通事故,归功于交警经常上门,提醒我们时刻绷紧安全弦。”楚源集团安全工作负责人王凯说。

  石首交警重点强化对企业的源头管理,深入客货运企业细致摸排,通过大数据筛查、研判分析,深入“两客一危”重点企业,对所有驾驶人、车辆登记造册,共排查重点运输企业49家,约谈高风险企业7家,采集更新运输企业车辆信息2260条、驾驶人信息2704条,下达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36份,从源头预防交通事故。

  利用农忙秋收等时段,石首交警上门走访种植、养殖、加工企业,宣传交通安全法规;采取电话、短信、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发布当月重点车辆及驾驶人数据,累计群发短信9000余条,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5期,督促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堵住交通肇事肇祸的源头。

  全面排查整治消除道路隐患是交管工作的重中之重。石首交警积极探索创新“市、镇、警、村、辅”交通安全隐患“五级联查”工作机制,有效将隐患排查化解工作机制与人防物防技防传统防范措施深度融合、无缝对接,使交通安全管理找窟窿更精准、堵漏洞更严密、防风险更有效,全面形成交通安全“点、线、面”防控一体化新格局。

  今年来,该大队已全面排查国省道、县乡村道道路安全隐患380余起,完成整改322处,新增标志牌105块,维修交通安全设施40处,切实把路面交通肇事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

  加强预防管控,风险事故双下降

  交通安全是易碎品,交通事故预防是前提、管控是关键。

  为全面落实“减量控大”防范工作机制,石首交警有针对性采取措施严防有影响的较大以上交通事故发生。依托“情指勤舆”一体化工作机制,对去年6月以来亡人事故数全面回溯倒查和梳理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潜在规律,以便有的放矢、防患于未然。指导基层交警中队和派出所加强事故预防,不断提升风险研判的针对性、精准性和实效性,全面落实“研、交、办、督、结”,形成全面预防重大案事件防范工作机制。

  坚持情报引领警务,充分利用集成指挥平台,对假套牌、逾期未检、多起违法未处车辆实时推送、同步预警,利用动态监控系统加强重点客货车辆实时运行巡查,完善“预警—响应—查缉—处置—反馈”工作闭环。

  持续创新整治模式,开展异地联合交叉执法。11月以来,共查处交通违法行为5550余起,其中酒驾122起,醉驾7起,疲劳驾驶9起,无证驾驶149起,超员59起,超载120起,涉牌涉证114起,交通安全系数大幅提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