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4版:综合新闻

释放潜能稳就业保民生
——2021年市政协重点提案办理追踪之八

  □记者刘洁

  就业是民生之本,荆州作为人力资源输出大市,新形势下如何稳就业保就业?今年年初,农工民主党荆州市委员会提交集体提案《关于发挥新就业形态新动能,推进稳就业保民生的建议》提出,要拓宽就业渠道,培育发展新动能,确保就业形势稳定。

  当前,受疫情影响荆州就业形势面临较大压力,存在用工市场需求锐减,本地失业人员尤其是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难度增大等突出问题。农工民主党荆州市委员会提交的提案《关于发挥新就业形态新动能,推进稳就业保民生的建议》中提出,要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动能、新业态、新平台,出台针对新就业形态的一揽子政策,大力支持数字经济、平台企业发展,努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市政协委员、农工民主党荆州市委员会委员邱婧说:“近年来,以外卖骑手、快递小哥为代表的新就业形态的相关话题多次冲上网络的热搜,充分反映了社会各界对新就业形态的广泛关注——新就业形态具有就业容量大、包容性强、进出门槛比较低、比较灵活这些特点,对于稳定就业起到蓄水池的作用。”

  9月27日,市政协副主席林红在督办该提案时指出,新就业形态作为新事物,要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强化新就业形态下新生代劳动者权益监管机制,最大限度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探索建立政府、平台企业、行业协会及资源提供者和消费者共同参与的多方协同治理机制,落实新政策,以审慎包容的态度发展新就业形态。

  随着新就业形态的出现和发展,也衍生出了劳动关系认定难、社会保障欠缺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突出矛盾,荆州就业部门着眼于创新就业形态的保障制度,制定了多渠道灵活就业措施:结合荆州实际,制定了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稳十条”措施;出台了《关于加强荆州市零工市场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导督促各地年内基本建成零工市场,为零散工、灵活就业等人员创造良好的公共服务平台。

  市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四级调研员关正世介绍,优化养老保险的缴费方式,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可选择灵活的缴费方式;探索职业伤害的保障试点,以出行、外卖、即时配送、同城货运等行业平台企业为重点,组织开展平台灵活就业人员的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同时,为了解决企业招工难、用工难等问题,我市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建立人力资源机构与企业日常对接联系机制;推进校企合作联合办班专项计划;在荆州城区9所大中专院校设立“人才服务驿站”等。关正世表示,3年内将开设“订单班”120班次以上,为在荆企业定向培养一批高素质技能人才,支持美的公司和荆州理工职业学院共建“美的产业学院”,力争五年内建成“千人规模学院”;强化新业态就业群体技能水平,深入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

  邱婧希望,针对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进一步分类施策,补齐短板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劳动权益短板,拓宽新就业形态职业发展的渠道,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