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记者郭江峰通讯员喻芳李岩熊智巍 近日,石首市通报第一期“混岗混点”不作为典型案例:9名干部职工不遵守上班纪律,6名干部实绩考核连续两年记载率低于60%,2名干部违规兼职并领取报酬。治理专班按照规定,对其开展批评教育、责令整改,移交执纪问责专班处理,对涉及违规兼职取酬的追缴违规所得并进一步处置。 为促进该市干部队伍作风持续好转,石首市深入开展“混岗混点”不作为专项治理,向顽疾“开刀”。重点整治在职不在岗、岗外兼职谋利、上班混日子、工作应付敷衍等问题,推动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改善营商环境。 整治“混岗混点”这一顽疾与乱象,党纪必须硬起来,必须动真格、结硬账。 乡领导班子换届后,石首市在荆州各县市区率先制定《关于调整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的实施办法(试行)》《石首市退出领导岗位干部管理办法(试行)》,调动退出领导岗位干部干事积极性,推动干部“能上能下”,着力从总体设计上加强领导班子成员干事创业的率带作用。 同时,第一时间成立“混岗混点”不作为专项治理专班,制定工作方案,由组织部牵头,机构编制、人社、财政、教育、卫健等部门共同参与,抽调3名精兵强将集中办公,并形成了“一天一梳理、一周一调度、半月一会商、一月一通报、双月一评议”的工作模式。各乡镇办区、市直单位明确了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具体工作人员,加强本地部门开展专项治理的组织领导。 “自全市开展‘混岗混点’不作为专项治理工作后,我们乡镇机关干部精神面貌更好了,干事创业热情更高了,现在工作推动起来更快了。”团山寺镇党委书记文金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专项整治是开展“双优化”活动的有力抓手,是集中整治“混岗混点”顽症的一剂猛药。 “我市将治理范围聚焦不担当不作为、只揽权不揽责、‘吃空饷’、违规兼职领取报酬等方面,突出治理重点,避免泛化走过场。”石首市“混岗混点”不作为专项治理专班成员陈鹏向记者介绍。 专项治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关键。 (下转第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