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记者刘洁 随着复兴大道的通车、荆州沙市机场的通航、荆荆铁路的开工建设,荆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形成“水陆空铁”现代交通运输体系。但是,荆州的跨境电商发展仍滞后。民盟荆州市委员会提交的提案《关于荆州市跨境电商发展的建议》,被确定为2021年重点提案之一。该提案提出,目前荆州跨境电商发展还存在跨境电商运营平台和监管体系不全、海关特殊监管区未建立、跨境电商物流体系不优、跨境电商人才不足等问题,使荆州产品难以“走出去”。 市政协委员、民盟荆州市委员会委员杨春磊认为,国家对跨境电商的扶持政策和力度特别大,跨境电商的市场和规模不断扩大,但我市在全省范围内海关特殊监管区、保税区的建设上还落后于其他地市,应该把荆州好的产品向世界推广出去,进一步推动荆州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他建议,荆州发展跨境电商必须加快构建运营平台和监管体系,加快申报海关特殊监管区,同时,规划我市跨境电商综合体以及出台跨境电商人才引进政策等,多措并举促进跨境电商合规化发展。 9月10日,副市长李敢、市政协副主席万江平参加该提案督办时强调,做大做强我市跨境电商要结合我市跨境电商发展实际,完善跨境电商扶持政策,鼓励跨境电商积极同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对接,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建立企业与教育协作机制,制定人才评价标准,营造让各类人才各显其能的良好环境,切实做大做强跨境电商产业。 “荆州还应积极争取建设综合保税区,另外还需要为现有企业配套建设一个综合性规模化跨境电商的服务园区,比如联邦快递、敦豪等,需要把这些专业的国际物流企业引入园区。”杨春磊说。 近年来,跨境电商作为伴随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的新兴业态备受关注,对企业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荆州商务部门结合地方实际,通过走访调研、学习考察等形式,进一步完善跨境电商的产业链和生态链。目前,我市已成立湖北丝路互连电商创业园,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搭建平台;成立荆州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有效搭建政府与行业、行业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平台。 市商务局电子商务科工作人员邹崇明介绍,湖北丝路互连电商创业园建立的荆州跨境电商双创基地和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已经成为帮助大学生就业创业、企业迅速匹配合适人才的平台,每年为数百家实体企业提供跨境电子商务应用知识培训。同时,通过园区与市、区两级政府共建跨境电子商务产业生态圈,全面推动荆州产业转型和本地企业低成本“走出去”,为本地企业提供更加简单、安全、高效的在线贸易服务,壮大我市跨境电子商务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邹崇明希望,荆州通过3年至5年的规划建设,不断优化整合商务、海关、税务、外汇、市场监管等政务服务资源,打通跨境生态圈关键节点,推动荆州加速形成制造、交易、集货、支付、物流、结算、结汇等全产业链的“封闭式”跨境电商生态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