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这一思想作为新时代党的指导思想,建立在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之上,是“三个逻辑”的有机统一。 从理论逻辑讲,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注重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之所以能够成就前人从未完成的伟大事业、创造让世界心悦诚服的辉煌业绩,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始终坚定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不断结合中国国情进行理论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来说,一个政党如果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是不会取得革命和改革成功的。中国的农民阶级、资产阶级为什么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如果只是机械地固守僵化理论,而不在与实践的结合中运用、发展和创新,那么理论就是束之高阁的空谈,就不可能正确地解决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苏联改革失败就是最好的例证。中国共产党正是在百年的奋斗历程中,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边干边学习、边干边调整、边干边总结,虽然遭受失败与挫折、经历曲折与失误,但最终一次次走出低谷、创造一个个辉煌。 从历史逻辑讲,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所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所进行的理论创新集中体现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理论的坚守和创新,都是适应具体的历史条件与现实的实际任务而形成的。比如,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确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最终取得了革命胜利,在这一过程中确立的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新中国建立初期,在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我们党不断进行探索,成功地把关于和平赎买的理论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顺利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建设阶段,我们党大胆提出了市场和计划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突破了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设想,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面对苏联解体,国际共产主义格局的重创,面对党内和国内出现的新变化,社会分配方式和利益格局日益多样、不同群体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更加多元,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2年,党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以后,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许多具体问题,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追求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胡锦涛同志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的时代需要新的理论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运而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最新国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最新成果,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从实践逻辑讲,党的十八大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时代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已经远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的想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这一深刻变化,立足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营造全党清正廉洁和全社会和谐公正的新局面,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升到一个新境界。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三个重大时代课题。首次在世界上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回答了二十一世纪人类向何处去、二十一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如何走向振兴,成为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标志性成果。 中国共产党百年指导思想史的演变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创造了中国这个古老东方大国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作为中国共产党新时代的指导思想是完全正确的! (作者单位:公安县委党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