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3版:奔跑奋进

第A003版:奔跑奋进

建设区域性交通物流中心

  报告说

  建设区域性交通物流中心:进一步发挥“北客南贾,吴樯蜀船”的扼江居中优势,长江黄金水道功能持续优化,对外通达能力全面增强,综合交通体系更加完善,建成长江中游多式联运节点、大宗商品集散中心、集装箱枢纽港口、国家冷链物流交易基地。

  我们做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冰: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构筑对外开放新高地

  “打造区域性交通物流中心,将充分激发荆州在区域发展中东西联动、南北协调、产业梯度转移等方面的重要经济节点作用。”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冰说,市交通运输局将聚焦区域融合、城市群互通、交通枢纽互联以及跨江发展,加快完善开放通道,构建内畅外联网络,增强城市集聚辐射功能和综合竞争力。

  经济要发展,基础在交通。“目前,荆州铁路‘十字交叉’、高速‘五纵三横’、‘一江六桥’、‘一港九区’以及荆州沙市机场的综合立体交通格局已经形成。”杨冰表示,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将进一步拓展物流通道,加密贯通省际出口通道和过江通道,重点建设高速“六路三桥”,拓展东向快速通道,在中心城区形成“一轴两环四廊带动”综合交通格局;加快推进和完善重点港口疏港铁路、疏港公路建设,加快推进内河航道建设,形成联通汉江、湘江的江汉平原航道网。

  发展多式联运,培育核心枢纽。杨冰说,将鼓励港口、铁路加强合作,加密内外贸航线,打造“北煤南运”“东货西送”大宗铁水联运和集装箱多式联运品牌线路;加强“宜荆荆恩”城市群、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多式联运区域协作,共同打造物流一体化示范区;积极招引物流头部企业,大力发展定制物流;建设制造业供应链物流基地等“十大重点工程”,打造全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做好强链、补链、畅链文章,形成“公、铁、水”联动发展、优势互补的大物流产业链。

  (记者陈雪玲通讯员张峰)

  荆州机场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左小平:

  聚焦“三大工程”贡献机场力量

  航空运输是现代物流的重要力量。荆州沙市机场将如何助力荆州建设区域性交通物流中心?荆州机场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左小平表示,将聚焦承载能力提升、对外通达度提升和民航货运开通“三大工程”,打造现代化航空港,形成人流、物流聚集区,真正发挥机场东连吴越、南及潇湘、西通巴蜀、北援中原的交通枢纽优势。

  聚焦机场承载能力提升工程。左小平说,荆州沙市机场将从软件、硬件方面双向发力。软件方面,持续推进机场服务品牌建设,以品牌引客流,力争到2023年实现旅客吞吐量破百万。硬件方面,建成通用航空版块,在“十四五”期间谋划好机场一期改扩建工程,实现民通协同发展。

  “航线,是城市发展的触角。”左小平说,聚焦对外通达度提升工程,我们将抢抓民航换季机遇,开通更多航点城市,密织国内2小时民航交通圈,在5年内形成航通全国的航线网络。

  以安全、迅速、便利为特点的航空运输行业是现代物流业的重要组成方式。左小平说,机场将抢抓荆州建设区域性交通物流中心机遇,尽快开通民航货运功能,通过“航空+”多式联运的市场正效应促进产业升级、扩大市场空间,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记者黄思明通讯员吴兰兰)

  荆州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范礼建:

  描绘“一港九区”发展新图景

  “荆州要建设区域性交通物流中心,对港务集团而言,既是重大的发展机遇,也是责任和使命。”荆州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范礼建说,荆州依水而兴,因港而盛,拥有483公里“黄金水道”,荆州港作为荆州对外开放的窗口,是湘鄂边地区通江达海的门户,水陆联运的重要交通枢纽,港务集团将把握发展新机遇,谱写港口发展新篇章,做好交通物流发展之“水”文章。

  范礼建说,今年6月以来,港务集团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全省港口资源整合的安排部署,在市委市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基本完成了荆州区域港口资源整合工作。接下来,港务集团将继续融入全省港口发展新格局,依托长江和汉江“两江双通道”、焦柳和浩吉“铁路双动脉”,打造盐卡港区、松滋港区、李埠港区3个港区集群,建设江陵港区、公安港区、洪湖港区等6个支点港区,奋力构筑“一港九区”港口发展新格局。

  拓展航线运力,延长服务链条。范礼建介绍,港务集团将以绿色智慧港口建设为引领,发展壮大以装卸仓储、多式联运、供应链信息平台、口岸产业、商贸物流等为主的港口业务板块,积极拓展航线运力。针对本地企业原料及产成品进出需求,将推出“定制化服务”,延长港口服务链条,大力开发运贸一体化业务,形成国际国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区域对外开放的重要通道、大宗货物集散的重要基地,建成长江中游枢纽港,为荆州奋力开创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新局面贡献“荆港力量”。

  (记者王大玲通讯员詹顺华)

  市邮政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华平:

  建设国家级流通节点城市争创“中国快递示范城市”

  “全市邮政快递行业按照‘打通上下游、拓展产业链、画大同心圆、构建生态圈’思路,坚持‘安全发展、市场主导、创新驱动、普惠协调、绿色节能’,全力推动快递业高质量发展,构建与荆州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质量快递服务体系。”市邮政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华平说。

  李华平认为,荆州是武汉向鄂西南过渡不可或缺的桥梁和节点,是湖南向大西北资源富集区快捷配置资源的关键物流节点。目前主要品牌快递企业均在我市建立区域性快递分拨中心,并向周边市州辐射,分拣中心数量在湖北省内仅次于武汉,全年中转量超6亿件。

  李华平说,市邮政管理局将以建设区域性交通物流中心为契机,全力争创“中国快递示范城市”,为我市邮政快递业高质量发展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在降低流通成本、支撑电子商务、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扩大就业渠道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近年来,该局发挥部门优势推动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荆州二级邮区中心、中通快递集团鄂西南(沙市)智能科技电商快递产业园、韵达华中(荆州)快递产业园和圆通速递智创园及鄂西南总部4个大型项目落地。以上项目建成投产后,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我市鄂西南区域性分拨中心城市作用,为建设国家级流通节点城市助力。

  (记者叶俊通讯员白春晓)

  湖北交投·荆楚物流园项目负责人孙枫:

  打造江汉平原区域物流枢纽

  “建设区域性交通物流中心是我市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能级目标、龙头引擎。”荆楚物流园负责人孙枫说,荆楚物流园是湖北交投荆州投资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后投资建设的第一批项目,是国家倡导、省域力推、地方支持,依长江经济带战略发展规划而建,具有区域物流枢纽中心特质的江汉平原通用集散型、综合型现代多式联运物流中心。

  孙枫介绍,荆楚物流园依托区位优势、服务优势和政策优势,引进物流企业21家、配套服务商12家,园区及入驻企业直接带动就业500人,拉动GDP约2亿元。同时与引进企业签署物流合作协议,以园区为平台,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拓展业务领域,开展新能源充电桩、货物运输、仓储、货物加工等业务合作,完善产业链,实现共同发展。

  “下一步,园区将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三方物流、城市配送、大宗货物水公铁转运等业务,努力打造‘智慧物流’‘绿色园区’‘4A企业’。”孙枫表示,公司将全力推动荆州地区物流企业由“小、散、乱”向规模化、专业化、信息化、集约化转变,坚定履行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础运转、扩大内需战略等方面的职能;以综合的软硬件实力创建综合智慧物流平台,打造江汉平原区域物流枢纽。

  (记者张林谭馨)

  荆州日报社荆州市社会科学联合会

  联合主办

  专家谈

  做好区域性交通物流中心建设的三篇文章

  市社科联学术委员市财政局四级调研员李如义

  在长江中游两湖地区的城市经济竞赛中,尽管创新能力、融资能力都很重要,但真正决定企业兴衰的还是成本控制能力。对于荆州来说,实现“五区五中心”建设目标的挑战很多,最大的挑战是招商引资,企业是否投资荆州关键看综合物流成本。

  水运时代,长江、汉水、荆襄河的货物集散能力共同筑起了沙市商埠。进入铁路时代,上世纪70年代开通的南北通道焦柳铁路,经过荆门、连通宜昌、绕过荆州(沙市),给宜昌、荆门快速崛起带来了强大支撑,却相对降低了荆州物流比较优势。

  后来,荆沙铁路、汉宜高速、长荆铁路、三峡机场、武荆高速等通道建成,尤其是开通了浩吉铁路、荆州沙市机场以后,荆州运输能力明显提升。然而,与周边城市比较,荆州物流的短板依然存在。“汉沙不畅、铁弱水隔、多式难联”的局面是荆州交通物流的现实。长江中游城市群里的荆州,最大的物流需求是东西向的,荆州与武汉之间的运输主要靠汽车,铁路运输比较弱。国家支持荆州跨江发展,跨江通道有限。多式联运是提升运输效率的有效途径,打通公水空铁物流联运通道还需要努力。

  “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建设交通物流中心城市需要开动脑筋,打开思路。我们需要学习开通中欧班列的物流创新思路,换个视角看荆州,换个模式跑物流。就荆州而言,做好精矿快递、铁水联运、陆海枢纽三篇大文章,是“十四五”时期建设区域性交通物流中心的重要抓手,是增强要素集聚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的主渠道——

  链成“多式联运荆州”。浩吉铁路与长江航运的黄金交叉,荆州“铁水联运”潜力巨大。我们要解决好浩吉入江问题,对盐卡港进行改造扩能,增加荆州沙市机场货运能力,搭建起便捷的物流“毛细血管”。

  打造“陆海枢纽荆州”。处于黄金交叉节点上的荆州,陆路经浩吉铁路可上中欧班列,海路经长江水道可走海上丝绸之路。我们要将荆州建成双枢纽节点城市,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构建新的战略通道。

  开通“精矿快递荆州”。在南北方向上寻找比较优势,然后将比较优势进行整合。我们要充分利用大西北的地矿资源优势和大湾区的科技创新优势,以标准化、规模化的煤炭配送为起点,做好“精矿快递”业务,打造物流配送品牌,将浩吉铁路真正做成湖北第二南北大通道。

  市民盼

  出租车司机冯进:城市“骨架”不断拉伸,打通的路网活络着城市“筋脉”,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机场、高铁、港口的开通,凸显了荆州的交通优势。希望荆州继续推进交通建设,充分发挥交通优势,吸引企业来荆州发展,建设更多商业综合体,让荆州经济繁荣起来。

  教师张莉:我们常说,横竖对折中国版图,十字交叉定位荆州,荆州的区位优势不言而喻。这十几年来,我从最初乘坐大巴车到武汉上学,到后来乘坐高铁到外地出差,再到如今可以乘坐飞机外出游玩,深感荆州在交通发展上的变化。愿荆州继续逐梦公水空铁立体交通大格局,纵横四海跑出发展加速度。

  企业员工黄娅:“十四五”开局之年,荆州形成了公铁空水“四位一体”的交通体系。建设区域性交通物流中心,让我眼前浮现了这样的画面——位于中国地图“天元之位”的荆州,将更加四通八达,人才、技术和优质资本在这里聚集,昔日江左大镇,莫过荆扬的繁华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