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孟静通讯员周龙 编者按 2021年12月31日出版的湖北日报,以《16载创新平安建设——荆州再捧“长安杯”》为题,在头版头条浓墨重彩报道荆州平安建设经验。本报今日予以转载,以飨读者。 勇夺“四连冠”,再捧“长安杯”,荆州确属不易。 这是荆州党建引领市域治理的结果。16年来,荆州历届党政班子统筹发展与安全,把平安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这是荆州相关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16年来,荆州政法、信访、行政等部门共建平台整合力量,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等覆盖市县乡三级,成为社会稳定压舱石。 这是荆州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结果。16年来,荆州涌现出一批志愿者,既有团队,也有个人,他们活跃在平安建设各条战线,蔚然成风。 荆州市委书记吴锦赴京参加平安中国建设表彰大会后说:“平安建设首在人民至上,重在治理创新,贵在久久为功。荆州要加快构建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奋力建设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区,争创长安杯三连冠。” “一楼两长”经受两轮战疫考验 ——基层治理:不断探索创新,涌现一批典型 今年8月,荆州沙市区发生疫情。区委迅速组建136支党员突击队冲锋一线,号召5220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6小时完成中风险区硬隔离,48小时完成中心城区全员核酸检测,5天半内完成居民三轮核酸检测,有效阻断疫情传播。经过14个日夜连续奋战,沙市取得“首发即清零”的胜利成果。 沙市区委书记黄勇说,精准掌握信息,及时发动群众,对疫情防控非常重要。“一楼两长”把党建触角延伸到每栋楼、每个单元和每家每户,在疫情防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楼两长”是沙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创新之举。每栋居民楼里选举出党小组长、楼栋长。党小组长从下沉党员中选配,楼栋长从社区“五老”中招募。这一做法发脉于去年疫情期间,经受了今年疫情的再次检验,成为荆州基层治理的典型经验。 荆州还涌现出一批类似典型,如荆州区的“五小促五大”综治工作法、石首市的“580雷锋驿站”、江陵县的“五全工作法”等,尤其是松滋市的乡村振兴促进会,对当地农村治理起到重要作用。 “一站式”调解开全省先河 ——矛盾调解:一扇门受理诉求,一条龙解决问题 10月28日,荆州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受理一起房产纠纷,11月24日处理完毕。此次纠纷调处过程之顺利、效率之高,获得双方好评。该中心办公室主任何祖义介绍,纠纷双方拿着调解协议,直接到该中心法官办公室进行司法确认,不必再跑法院。 “中心整合政法单位、信访及行政部门资源,一扇门受理群众纠纷,一条龙解决问题。”何祖义说,这种为群众集中提供信访、调解、仲裁、审定服务的四位一体模式,在全省还是首家。 今年3月,荆州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揭牌,设立信访接待、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功能区,6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进驻,荆州区、沙市区人民法院分调裁审团队设立办公室,医疗纠纷、交通事故、劳动仲裁、家庭婚姻等都可一站式解决。 “矛盾纠纷事小,容易酿成大错。我们从服务群众出发,整合部门资源,构建新型平台和机制,把社会矛盾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何祖义说,这种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中心已经覆盖荆州市、县两级。 荆州区郢城镇党委书记朱云祥说,这种理念不仅体现在荆州各级矛盾调处中心和综治中心,还体现在政法队伍建设上。 荆州火车站派出所民警不仅能做到“30秒出警”,还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征地拆违等。 村民没评上平安家庭,找干部理论 ——平安创建:没有群众参与,平安建设就是空中楼阁 2021年平安家庭评选尘埃落定,松滋市南海镇文家铺村6组村民文远清看到左邻右舍都评上了平安家庭,就自己家“落榜”,便找到村干部理论。村干部告诉他,因他家与同组村民发生纠纷,影响不好,就没评他家。回来后,文远清召开家庭会议,自我检讨,主动与邻居沟通,寻求谅解。村干部说,还要观察是否整改到位,评议上了就挂牌。 “没有群众广泛参与,平安建设就是空中楼阁。”松滋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易发宇说,松滋市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平安建设,平安思想深入人心。 (下转第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