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版:石首教育专刊

把握“双减”天平 赋能向上成长

    教师论坛①

    □石首市实验小学袁玉和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任何事物都不会凭空消失,一方减少,必将转化为另一方。“双减”也不例外,笔者认为,“双减”的天平不能失衡,教师要把握好“四减四增”,促进“双减”政策落地落实。

    一、减少老师包办代替,增强学生的自主性。要让学生真正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凡是学生自己能弄懂的少讲,教师不要生怕自己讲得少,不要生怕学生听不懂,一个人讲得口干舌燥,不要“我讲你听”大水漫灌,唱独角戏。课堂上坚持以学生为主,把时间留给学生,要相信学生,解放学生的头脑,注重互动交流,抓住教学重难点,精讲多练,让师生真情流露,学习得以真实发生。

    二、减少培训的盲目性,增强培训的针对性。要正面引导学生参与艺体培训,不要参与作业辅导类(如作文培训)培训。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坚持培养和发展一项艺体特长。家长和学生不要盲目跟风,陷入内卷漩涡,更不要把学生的课余生活安排得满满的,没有一点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要让学生能学习自己渴望的、感兴趣的东西,能亲密地接触大自然。要让学生在培训中感受乐趣,学会与人沟通,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而不是增加其负担或者压力。

    三、减轻家庭作业负担,增强作业的诊断性。要加强作业的设计,突出作业的巩固和诊断功能,可以尝试设置作业超市,以周为单位布置,难易适度,给学生一个弹性的空间,在落实“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前提下,让学生既能吃得好,又能吃得饱,减少学生对作业的恐惧和家长对学生的担忧。同时,要求学生按时提交,教师有改必改,要将存在的个案问题当面辅导,共性问题集中讲解。

    四、减轻家长辅导负担,增强陪伴的有效性。要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家长的教育责任。不要把作业检查(如报听写、背诵等)的任务转嫁给家长,也不要打着亲子合作的名义,给学生和家长布置过高的任务。要明确我们培养的对象是学生,而不是家长。要发挥家长的陪伴、示范引领作用,抓好学生的行为习惯,精心呵护好学生心理,让学生的文明素养延伸到家庭和社会,让学生拥有健康、快乐的童年。

    “双减”是为了让学生走出内卷困境,是为了学生向上成长赋能,我们不要打着“双减”的旗号,做佛系教师,更不要拿新瓶装旧酒,表里不一,要让“双减”惠及学生,让“双减”为学生助力前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