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版:聚焦2022市两会·解读

第003版:聚焦2022市两会·解读

奋进荆州交出圆满答卷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上)

    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荆州战略地位更加重要、目标方向更加明确、发展成果更加凸显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全力巩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较好地完成了市五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2021年良好开局成果丰硕

    经济运行在持续回稳中逐步向好

    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50亿元、增长12%,恢复至2019年的105.4%。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恢复至2019年的103%。

    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三项指标与全省保持同步,基本达到或接近2019年水平。

    财税质量明显提高,在新增减税降费13.16亿元的情况下,税收占比仍比2019年提高3.9个百分点、达到75.1%。

    实际利用外资2.1亿美元、增长145.6%。

    新增贷款271.94亿元,贷存比首次突破60%。城乡居民四大项收入全面增长,预计可支配收入分别恢复至2019年的105.6%、110.6%。

    产业发展在体系重塑中夯实壮大

    招引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20个。

    全年完成技改投资149亿元、增长54.6%。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0家、居全省第二。

    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巩固,统筹整合涉农资金46.26亿元支持乡村振兴建设,负债10万元以下的54个村债务全部清零。

    粮食产量达到91.2亿斤。

    成功创建全国全程机械化示范市。

    规模以上文化产业企业预计全年营业收入125.6亿元、增长56.3%。

    全年接待游客6069.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05.5亿元,比2019年分别增长21.3%、10.2%。

    “五一”小长假荆州新晋全国十大热门旅游城市榜首,入选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沙市机场开通12条航线17个航点城市,旅客吞吐量在全国新通航支线机场中排名第一。

    开通“荆州一上海”水运直达航线,降低企业物流成本15%以上、时间成本25%以上。

    五个重大在远谋近施中提速见效

    滚动梳理事项清单87个、已启动48个。

    荆州四湖流域河网水系连通及水生态修复治理规划已上报国家相关部委。

    洪湖东分块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工程已获批。

    荆州加工贸易产业园成功入选首批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中国·荆州石油石化装备制造基地已获批。

    荆州综合保税区规划调整方案已报国务院和海关总署。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宜荆荆恩”城市群协同发展开启新篇。

    争取中省转移支付、债券资金314.59亿元。石首港多式联运等4条铁路专用线已获批。

    引进各类人才1961人。在荆高校毕业生留荆率首次突破20%。

    荆荆铁路加快建设。

    荆州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一期、车阳河港综合码头二期、监利容城新港建成运营。

    “两路一桥”建成通车。

    改革创新在汇聚动能中纵深推进

    稳步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改革方案获省政府批复并列入教育部“十四五”发展规划,大学城5.2平方公里核心区建设已有序展开。

    招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设立15个驻外办事处,700余名专职招商干部驻点招商的新格局已经形成。

    扎实推进市区财税体制改革,权责对等的激励性财政体制有效完善,出台“两免一快一直”政策。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开展“清减降通”专项行动和“双优化”专项治理。

    在全省首推企业开办“9210”服务,新增市场主体7.6万户。

    探索建立市级“信访超市”,实现信访和矛盾纠纷化解一窗受理、一揽子调处、一条龙服务,化解重大信访积案421件。

    医药卫生付费、基础教育“双减”、转供电等改革积极推进。

    城市能级在统筹推进中有效提升

    编制完成《荆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划定了“三区三线”。

    “城市新客厅”“古城小样板”“荆州大学城”片区规划和产业规划正在抓紧编制。

    以武德路、学苑路为主轴,由北向南、从长湖到长江,贯通文旅区、沙市区、荆州区的城市发展空间轮廓逐步清晰。

    新疾控中心、新殡仪馆投入运营,市民之家、市委党校、市档案馆新改扩建、市公共卫生中心、市中心医院荆北院区二期等项目加快推进。

    新建道路73条65.51公里。

    水环境治理补欠账累计完成投资34.16亿元,60条主次干道完成雨污分流改造。

    旧城改造补弱项拆违1825处,改造老旧小区230个、棚户区房屋2422套。

    新增城市口袋公园45个。改造整治农贸市场35个。

    中心城区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擦亮小城镇”308个项目投入使用。

    首批208个乡村振兴推进村启动建设。

    民生福祉在共建共享中持续改善

    财政用于民生支出占比达81.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

    定向培养基层卫生人才294人。新增城镇就业84468人。发放养老金164.88亿元。

    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中小学校31所,新增学位17585个。

    扎实抓好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中央和省反馈117项、整改101项。

    长江沿线及洪湖禁捕退捕全面落实。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提升至88.2%,24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提升至87.5%。

    中心城区完成39.3公里老旧天然气管道改造,北京路地下商城实现“气改电”。

    松滋市卸甲坪土家族乡成功创建国家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荆州荣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蝉联综治最高奖“长安杯”。

    政府自身建设在破冰突围中不断加强

    以市政府五届六次全会确定的“五讲五转”作风建设为抓手,狠抓政府系统规矩意识、规范意识、法治意识、服务意识,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和水平。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市政府系统累计办理群众实事267件、办结248件。

    深入推进“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暨加快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大研讨活动。

    扎实推进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制订《荆州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

    强化行政复议监督,市本级受理行政复议案件91件、办结90件。

    主动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99件、政协委员提案230件。

    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相比去年精减会议4.8%、精减文件5.4%。

    过去五年

    巨大变化令人振奋

    在顽强拼搏、奋力进取中,本届政府实现了圆满收官。五年来,我们既为荆州的巨大变化深感振奋,更为亲身参与荆州的建设倍感自豪。

    综合实力不断壮大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近千亿元、人均突破5万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1500亿元、比2016年净增500多亿元。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到2464.21亿元,比2016年净增1278.56亿元。

    发展动能不断积聚

    ●荆州高新区获批国家级高新区。

    ●荆州开发区获批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纪南文旅区累计完成投资500亿元以上。●全市引进7个过百亿元、1700个过亿元工业项目。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267家。●市场主体总量达到45.19万户。

    潜能优势不断显现

    ●“公铁水空”立体交通和“四通一达”物流体系基本形成。

    ●方特园、园博园成功引爆荆州旅游,来荆游客突破2亿人次,得中独厚的区位交通优势和独一无二的文化特色优势正在逐步向发展优势转变。

    城市面貌不断改善

    ●城市建设累计投入超过2000亿元,建成区面积达到102.5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人口突破100万人。

    ●“六横十六纵”城市骨架路网全面形成,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民生保障不断增强

    ●打赢了突如其来的疫情大战。●战胜了百年一遇的洪涝灾害。

    ●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的历史性成就。●五年累计民生支出1942亿元,累计新增就业36万人。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5%、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