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版:综合·健康

今年还能回家过年吗?过年的事儿咋整?
这些问题要明白!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回村的诱惑”也越来越强。然而,最近全国多地新冠肺炎疫情反弹,各地已发布通知,倡导市民“就地过年”,非必要不出境、不离市。年关将近,过年的事儿咋整?这些问题你要知道!

    1.春节马上就要来临,对于返乡和外出的居民应注意哪些防控要求?

    从外省返乡人员或外出人员,请提前咨询了解当地防控政策,主动向目的地村(社区)报备,抵达后配合落实健康监测、核酸检测等相关防控措施。

    2.如果所在的县(市、区、旗)发生疫情,居民能否外出?

    发生本地疫情后,所在的县(市、区、旗)人员严格限制出行,落实当地流行病学调查、风险人员排查、核酸检测、健康监测和社区防控等要求;执行特定公务、保障生产生活物资运输等人员确需出行的,经当地联防联控机制批准,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做好旅途个人防护,遵守目的地疫情防控规定。当地联防联控机制要公布审批要求和流程。

    3.可以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旗)吗?

    为防范感染风险,严格限制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旗),已经前往的人员须遵守当地疫情防控规定;执行特定公务、保障生产生活物资运输等确需前往的人员,按照当地有关防控政策和规定执行;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其他县(市、区、旗),已经前往的人员须遵守当地疫情防控规定。

    4.高风险岗位人员出行会受到限制吗?

    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要对口岸接触入境人员、物品、环境的高风险岗位人员以及集中隔离场所、定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进口冷链食品加工企业等的高风险岗位人员登记造册,工作期间严格落实规范防护、闭环管理、高频次核酸检测等措施;春节期间,高风险岗位人员应尽量避免出行,确需出行应向所在单位报备,满足脱离工作岗位14天以上、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条件。旅途中做好个人防护,遵守目的地疫情防控规定。

    5.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还能出行吗?

    出行前,如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应暂时中止出行计划,避免旅途劳累症状加重,并及时就医,待康复后再安排出行;旅途中做好个人防护,遵守目的地疫情防控规定。

    6.健康码变成“黄码”,对出行有哪些影响?

    健康码“黄码”人员应履行个人防控责任和义务,主动配合当地做好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避免外出;在健康码由“黄码”转为“绿码”且无异常症状后,可正常出行。旅途中做好个人防护,遵守目的地疫情防控规定。

    7.寒假结束或春节后,对于高校学生返校或务工人员返岗有什么具体安排和要求?

    为降低疫情发生风险,避免集中返校返岗时人员聚集,提倡高校或企业安排错峰返校返岗;并可根据实际情况,要求学生或务工人员返校或返岗时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8.能否组织宴会等聚集性活动?规模是否要有所限制?

    近期,部分地方发生本地疫情后,通过聚餐、婚宴、丧事等人群聚集活动,引起疫情的快速传播和扩散;为降低疫情传播的风险,春节期间应严控庙会、大型文艺演出、展销促销等活动,尽量不举办大规模人员聚集性活动,家庭聚餐聚会等不超过10人,提倡“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确需举办的尽可能缩小活动规模。

    自行举办5桌以上宴会等聚餐活动的个人,须向属地社区居委会或村委会报备,落实疫情防控规定。抵边乡镇避免举行大规模人员聚集性活动。

    (来源: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