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版:时事关注

(上接第1版)

    各地各单位将党史学习教育纳入“三会一课”必学内容和主题党日活动“规定动作”。市委直属机关工委抓好机关党员干部“学习教育主体”,从党费专项经费中列支近80万元为85家基层党组织的近2万名党员干部购置《中国共产党简史》开展自学。

    群众在哪里,党的声音就到哪里。党史专家深入讲、革命前辈亲身讲、百姓名嘴身边讲、青春力量生动讲——全市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党史动员讲话、“七一”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组建“两团多队”,先后三轮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推动讲话精神入脑入心、走进千家万户。其中,组建市委宣讲团3个、青年宣讲团10个、多样化宣讲小分队73个,宣讲场次达1350场次,直接受众达14万人次。同时面向市直单位、国有企业、高等院校及基层单位提供“点单”宣传服务70余场次,现场听众8000余人。

    红色故事“讲得好”,更要“传得开”。荆州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融媒体中心“两个中心”,策划推出《初心百年恰风华——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特刊》和“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小康圆梦”“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思想破冰”“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专栏,营造浓厚学习教育氛围。

    严督实导,跟踪问效。荆州组建11个市级巡回指导组、93个市县两级巡回指导组,对全市进行了4轮的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的巡回指导,确保各项部署深入推进、有效完成。

    初心如海深沉,信仰之树常青。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荆州真正做到把“气”鼓起来、把“势”立起来、把“力”聚起来。

    用好红色资源奏响“党史畅想曲”

    清晨,洪湖。

    一艘“红色宣讲船”载着7位基层宣讲员代表,从湖上缓缓驶向南岸的洪湖生态园。岸上,百余名观众翘首以盼。

    “芦林为房,船板为床,菱角为粮,天然的生存条件,乐观的革命精神,深厚的党组织基础,是水上游击战斗经验,能够在洪湖首倡的理由……”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洪湖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以《革命常思洪湖水》为题,将洪湖地区红色历史娓娓道来,引来热烈掌声;

    碧波万顷的洪湖岸边,洪湖市开展的“洪湖渔民感党恩”系列宣讲活动,一场接着一场。来自“洪湖岸边宣讲队”的宣讲员们通过讲历史、讲故事、演绎洪湖渔鼓、花鼓戏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宣讲该市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党史故事。去年6月以来,在沿湖乡镇渔村开展宣讲20余场。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

    荆州,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境内近90%的乡镇为革命老区,共有革命遗址574个,拥有最鲜活、最珍贵的党史教材。

    全市各地深入挖掘红色资源里的故事、故事里的细节、细节里的精神,运用革命旧址、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红色资源“活”起来、“鲜”起来。

    ——推出献礼建党100周年百部红色馆藏文献展和红色档案巡展,真实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在荆州的光辉足迹。

    ——寻访红色遗迹和遗址285处,制作“红色教育地图H5”,推出“红色荆典·点亮荆江”直播30场,深入探寻红色革命老区新变化,带动当地红色乡村游。

    ——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诵读会,以诗歌诵读、情景剧演绎、合唱等艺术形式,多角度、宽视野、全景式再现荆州红色历史。

    ——邀请抗疫英雄、模范人物走进社区、农村、机关、企业、学校,开展面对面、沉浸式、互动化宣讲。

    ……

    根植地域特色,汲取党史“营养”——

    荆州区引导流动党员就近就便下沉社区开展党史宣传、清洁家园、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

    沙市区加强红色阵地建设,全国红色资源VR体验台、“荆州记忆博物馆”、“襄南独立十四营革命纪念馆”等相继建成,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

    江陵县创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志愿服务百日行”活动,通过讲党史、送服务、办实事,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成党史学习教育前沿阵地;

    松滋市以现场直播形式讲解松滋红色历史以及贺炳炎传奇革命故事,有效扩大了宣讲覆盖面;

    公安县结合本地人文精神和公安元素,举办“传承百年精神谱系汇聚公安奋进力量”专题活动,全县1000多党员干部同上一堂党课;

    石首市邀请石首籍奥运冠军管晨辰回乡分享夺冠经历,引导中小学生上好“开学第一课”,争当时代栋梁;

    监利市广泛开展“干部静学夜读”活动,线上学习中央党校举办的“中国共产党党史”专题讲座12期;

    洪湖市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开展“传扬洪湖精神”“传唱红色经典”“传承红色记忆”等数十场主题活动,在水乡大地刮起红色季风……

    荆州还以法律的名义,保护革命遗存、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去年4月1日,我市第二部历史文化保护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荆州市湘鄂西苏区革命遗存保护条例》正式施行。

    学习百年党史,汲取奋进力量。荆州将红色资源搬上舞台、编成故事、进入手机,不断推动党史教育“飞入寻常百姓家”。

    强化使命担当奏响“学习奋进曲”

    去年青年节前夕,监利市周老嘴镇数十名机关干部和志愿者组成长长的队伍,开展“青春心向党、重走红军路”徒步行活动。

    早上7时30分,从老正街出发,途经分盐镇、福田寺镇,瞻仰花子桥红军烈士陵园、柳关革命烈士纪念园,最后抵达洪湖瞿家湾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

    近9个小时、行程29公里,没有一个人喊累,没有一个人掉队。“追寻先烈足迹,深感前辈艰难困苦!我们要学习先烈不畏艰难险阻、永远奋勇向前的优良品质,传承红色基因,奋力担当作为。”青年们说。

    学党史、悟思想,不仅是砥砺初心的“必修课”,更是提振精神的“动力源”。

    去年以来,全市各地各单位坚持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与推进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创新形式、丰富载体,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那时,我们以日月星辰为伴、与山川荒野为伍,把三峡库区翻了个“底朝天”,才绘出三峡工程建设施工平面底图……”

    去年6月,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开展“百名地质青年走访百名老地质党员”活动,12名地质青年组成采访团队,对话老地质党员,了解他们的入党初心、感人故事和辉煌业绩。

    童心向党,红心向阳。市教育系统开展“永远跟党走”经典诵读暨红色故事大赛、诵读展播及百万师生同上一堂思政课活动,组织学生每日晨诵午读《中共党史青少年读本》,引导青少年学生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团市委在全市组织开展了“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红色研学活动、“一条红领巾、一本笔记本、一场奔跑”主题教育活动、“学党史传美德”新时代好少年评选等活动,面向全市首批发放《让红领巾更加鲜艳》少先队员学习笔记本1万册,活动覆盖全市427所中小学、31.6万名少先队员。

    市水利系统将党史教育与抗洪精神结合起来,打造红色水利工程。去年5月,荆江分洪工程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位列《走近大国重器感受中国力量》第四条线路。北闸水利防洪工程吸引各地党员干部、离退休干部、青少年学生、两新组织和社会团体代表等136批7356人次前往参观学习。

    建强堡垒,驻地现学。市审计局在各外派审计组临时党支部在当地建立了相对固定的临时活动阵地和学习场所,建立“临时党支部组织框架”,列出“临时党支部党史学习教育清单”,建立学习交流群,确保党员流动“不流学”。

    市中心医院医院灵活运用“小莉开讲”平台,将“党史教育、抗疫事迹、健康科普”三个流动课堂整合起来,组织老中青三代荆医人,开展疫情防控、红色“荆”典等“故事会”讲述,引起了全院干部职工的强烈共鸣。

    公交车是城市的窗口和名片。荆州公交公司打造出30台“红色车厢”行驶在中心城区,充分利用车身、车厢的顶部、灯箱和椅背处,宣传井冈山、遵义会议、长征、延安、红岩等红色革命精神,成为一道耀眼的红色风景。

    学党史,跟党走。针对“两新”组织党员多、流动强、组织难等实际,集中选派129名优秀党务工作者联系指导“两新”组织党史学习教育,投入240多万元在荆州园博园打造两新组织党建实训基地(政治生活体验馆),推出“在党旗下——百名荆州企业家创业故事”,举办民营经济人士“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分享会,推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融媒体产品——非公党建红色地图和“我心向党逐梦荆州”红色故事宣讲视频。

    不忘“来时路”,走好“脚下路”。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不断从党史学习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正迸发出“奋力开创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新局面”的磅礴力量。

3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