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版:01

全省深入实施区域发展布局暨县域经济发展大会在节后首日召开
五个层面纵深推进提高经济集聚度区域协同性整体竞争力

    “强核、壮圈、带群、兴县”推动全域高质量发展

    湖北日报讯(记者黄俊华王馨)2月7日,春节假期后上班第一天,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深入实施区域发展布局暨县域经济发展大会。省委书记应勇主持会议并强调,“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湖北的目标定位,实施区域发展布局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策略。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功能定位、聚焦目标要求、聚焦协同共进、聚焦高质量发展,以策略精准保障战略实施,做强“一主引领”,促进“两翼驱动”,打造省域区域性中心城市,突破性发展县域经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整体跃升,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忠林总结我省区域发展布局实施成效,安排部署今年工作。省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孙伟,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王玲出席会议。

    “区域发展重要特征是中心城市的做大做强及其引领、辐射、带动的协同发展,本质是全域发展、高质量发展。”应勇指出,要从战略上认识、思考和把握区域发展布局。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现代经济很大程度上是区域协同发展、区域一体化发展,而区域协同发展集中体现为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发展布局是我们把握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解决湖北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抓手。要遵循区域发展普遍规律,以更大力度纵深推进我省区域发展布局,着力提高经济集聚度、区域协同性和整体竞争力,加快形成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以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的局面。

    应勇强调,实施“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既是对湖北历史经验的成功总结,也是湖北现实发展的迫切需求,更是关乎湖北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考量。区域发展不进则退、慢进亦退,区域发展反映资源和要素的集聚、吸附、利用能力,哪里环境好、功能强,哪里要素集聚得好,哪里就会发展得好。要通过实施区域发展布局,推动资源要素集聚集成、高效配置,用推动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形成的强大发展气场,推进区域发展布局提能升级、再上台阶;用区域发展布局的深耕厚植、久久为功,巩固拓展良好发展态势,为湖北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应勇强调,深入实施区域发展布局,各个层面、各个主体都要紧紧围绕“发挥什么作用”找准目标定位、体现担当作为,围绕“怎样发挥作用”确定工作思路、重点举措,把战略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找准工作切入口和着力点,加快形成“强核、壮圈、带群、兴县”多点支撑、多极发力的发展格局。

    应勇强调,要做强“一主引领”,全省坚定不移支持武汉做大做强,既要充分发挥武汉的龙头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又要充分发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及其对湖北全域的辐射带动作用。武汉要挑大梁、当先锋、打头阵,持续在增强功能、加快发展、提升能级上进一步昂起龙头,锚定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总体定位,加快建设“五个中心”,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以武汉首位度提升武汉城市圈的显示度;武汉城市圈要加快打造最具发展活力、最具竞争力、最具影响力的省域城市圈,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成为“引领湖北、支撑中部、辐射全国、融入世界”的全国重要增长极。坚持“九城即一城”理念,进一步拓展“规划同编、交通同网、科技同兴、产业同链、民生同保”的广度和深度,以一个个打破壁垒、拆除藩篱的小切口,做好同城化大文章。

    应勇强调,要促进“两翼驱动”,推动襄阳打造中西部非省会龙头城市和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宜昌打造中西部非省会龙头城市和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襄十随神”城市群要打造北向、西向开放门户和联结武汉城市圈与中原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的重要纽带,打造以产业转型升级和先进制造业为重点的高质量发展经济带;“宜荆荆恩”城市群要打造南向、西向开放门户和联结武汉城市圈与成渝双城经济圈的重要纽带,打造以绿色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特色的高质量发展经济带。加快两翼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构建支撑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南北列阵,成为全国非省会城市群的重要增长极。要着力建设“省域区域性中心城市”,推动荆州打造鄂中省域区域性中心城市、黄冈打造鄂东省域区域性中心城市、十堰打造鄂西省域区域性中心城市,以市域发展更好引领县域发展,以县域发展更好支撑市域发展。

    (下转第2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