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记者安娇姣 “没有您的努力协调,我就只有上诉这条路,感谢您的帮助!”春节假期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劳动争议调委会的调解员毛国刚收到一条来自西安的致谢信息。 1月5日,沙市区人民法院向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发出2封诉前调解委托函,就两位申请人向我市某公司追索劳动报酬纠纷案进行诉前调解。该中心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随即指派全国模范调解员毛国刚带领“国刚”调解工作室的人员调查案件。曹某、许某两名申请人家住西安,受疫情影响,经沟通,双方当事人同意毛国刚采取远程视频主持调解。 “10日,与公司法定代表人现场沟通后,他表示咨询律师后再反馈;11日,与公司方电话联系,被告知先找财务核对后反馈;13日,与公司方电话联系,被告知股东商量后,下周回复……”毛国刚的电脑旁贴满便签纸,记录着他与两位申请人和公司代表的调解全过程。 “两位当事人此前为该公司提供翻译服务,公司分别欠两人几个月的劳务费用。2019年,两位申请人与公司沟通后,考虑到长期合作关系,认可公司打折支付的处理方法。而后受疫情影响,公司的上游合作方结业,还欠该公司一大笔钱,目前该公司也处于歇业状态,因此一直未向两人支付劳务费用。”毛国刚详细介绍两案的背景。 20多天里,毛国刚在线上通过电话、视频等同两位申请人交流,线下与公司代表多次现场沟通协调。“接近成功的时候,一位当事人与公司方因1100元协商差额准备放弃调解坚持上诉。我只能两边做思想工作。”毛国刚翻开与曹某的聊天记录,打开一张银行转账电子回单的截图。“两个案件至少调解了30多次,好在结果圆满,能让三方都安心过年了。” 几分钟后,公司代表敲门进入“国刚”调解工作室,在调解笔录上盖公章。 去年,我市成立荆州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整合政法、司法行政、信访等相关部门资源,实行集中办公、集约管理、集成服务,实现矛盾纠纷联调、突出问题联治、服务管理联抓、基层平安联创,推进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政复议、行政裁决、仲裁之间的有效衔接。医调委、交调委、家调委、物调委、劳调委、综合调委会等6个调委会和科技法庭、商事仲裁工作站分批次进驻,实现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截至当年底,该中心共受理调解案件586件,调解成功477件。其中,接收荆州区、沙市区法院委托案件150件,调解成功109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