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特约记者戴军 近年来,江陵县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支部领办、村社合一方式,创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劳务合作社和资本合作社,全面激活农业生产三大要素,按下乡村振兴“快进键”。 2021年12月18日,荆州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促进乡村振兴推进新型城镇化现场推进会召开。会后,江陵县迅速行动,高位推动,全力促进“三个合作社”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已有44个村(农村社区)吸纳的农户和土地面积均达到“70%”。 红色引擎赋能重构生产关系 今年1月,普济杨岔路村村委会主任阳运平,又多了一个职务:江陵县严仲堤劳务专业合作社法人、理事长。 按照全县统一部署,由村集体组织领办“三个合作社”,普济镇杨岔路村便是其中之一。 “三个合作社”即土地股份合作社、劳力合作社和资本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化为股权,委托合作社经营。土地变股权,农民当股东,收益靠保底加分红。劳力合作社,主要吸收有劳动能力但难以寻找到合适就业岗位的农民参加,提供与农业生产相关联的劳务服务。资本合作社,则是将村集体组织成员的资金、房屋、农机具及村集体的资产资源作价入股,实行民主管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 “三个合作社”是农村生产关系的一次洗牌重构,关系群众切身利益。 “把道理讲好、做好农户工作是‘三个合作社’建设的重要基础。”普济镇党委委员、副镇长王星光说。 为打消群众顾虑,普济镇通过组织党员大会、群众代表大会、小组会、屋场院子会等多种形式,并发动村干部进村入户,上门宣传,讲政策、算收入,通过支部引导,党员推动,赢得农户认可,凝聚发展共识。 该镇金果寺村以蔬菜大棚为试点,探索合作社自主经营模式,建设大棚基地面积100亩,涉及农户44户,预计今年上半年可实现亩平均分红100元以上。 为探索新型土地流转,江陵红色引擎再次发力。 “‘三个合作社’要求村集体领办,就是为了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县农村经营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代清堂说。 在党建引领下,江陵“三个合作社”建设全面推进。截至目前,全县已注册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109家,注册率100%,注册劳务专业合作社122家,注册率98%。420600亩耕地入股,占全县耕地的61%,36727户农户入股,占全县农户的59%。 唤醒沉睡资源增加农民收入 土地股份合作和流转土地有何区别?沙岗镇组织委员江杰解释说,以前进行流转土地,若市场主体一旦倒闭,农民就没有了保障。而现在,由村集体组织领办合作社,农户直接加入合作社,变身股民。 家住东津1组的李长拯,今年65岁。8亩农田入股合作社后,一年保底收入8000元。 “我现在也是股民了,年底还可以分红。”李长拯笑呵呵地说。 沙岗镇是江陵县面积第二大的乡镇。该镇积极探索适度土地规模经营,引进粤诚园、东津水产、楚夏等农业经营主体,以稻虾连作为主导产业,探索推进“三个合作社”部分经营模式。 此前,该镇部分村空闲农田流转无序、土地较为分散,部分农户以较低使用费转租他人,流转收益较低。 沙岗镇东振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成立,唤醒了部分沉睡的土地资源,农田闲置、土地零散和农业经营成本过高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据介绍,按照“支部主导、群众自愿、集体增收”的原则,240亩土地转包之后,所在村集体每年分红6万余元,入股村民每户每年增收千元以上。 (下转第3版) 乡村振兴荆州在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