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记者赵叶秋通讯员魏文娟 “40名应急救援队员分五组立即奔赴国省干线特大桥……”2月6日(农历正月初六)清晨,当人们还沉浸在合家团圆的节日氛围中时,公安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公路应急救援工作负责人陈柏东接到了单位下达的任务。 当晚22时,随着气温陡降,在路况信息监控室内一直紧盯着显示屏的陈柏东发现351国道黄金口大桥面出现少量积雪。此时正逢春节假期返岗高峰,如果气温持续下降,桥梁极易出现结冰现象,公路保畅面临巨大考验。他迅速调集应急机械和人员前往大桥驻扎,自己驾驶养护作业车开始巡查。 有着28年一线养护应急工作经验的陈柏东对“应急”两个字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他深知,“应”体现在抢险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急”则是对恶劣天气条件下和突发影响公路安全通行紧急状况的处理。 陈柏东巡至汪家汊大桥时,已是7日凌晨1时30分,应急抢险队员们分为两组,铺草袋、撒融雪剂、铲冰除雪,相互配合默契。“警示标牌要设置好,大家工作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陈柏东一边扶起被风吹倒的标志牌,一边叮嘱大家。 风雪交加的夜晚在大桥上作业,凛冽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钻进工作服里。汪家汊大桥全长766米,第二轮除雪工作完成已是凌晨2时40分。脸上的冰霜、熬黑的双眼,队员们戏称他像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 为了随时应对可能影响公路行车安全的各种状况,应急抢险队队长杨济兵安排大家在附近居民家里休息,自己却在大桥旁的养护救援车里值守。 “这么多年,不管条件有多苦,我们的队员没有一个打退堂鼓,不管是凌晨还是刚刚睡下,一声令下绝不含糊,随时奔赴主战场。”陈柏东的话铿锵有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