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版:副刊·绣林

郝冬梅的平民视角

    我想给郝冬梅的平民视角点赞!

    郝冬梅是谁?她是热播电视剧《人世间》里的人物,是一位插队知青。出场时,她是一位落难高干子女。她与同学、兵团知青周秉义相恋、结婚,俩人一起携手走过了最艰难的岁月。

    后来,郝冬梅与周秉义都考上了大学,郝冬梅的父亲也重新走上了领导岗位,当上了省长。

    郝省长夫妻俩虽然接纳了周秉义这个女婿,可对周秉义一家人却非常冷淡,甚至没有与亲家相认的意思。郝冬梅夹在两个家中间很为难,她当然希望父母能放下架子,认认草根阶层的亲家。可她父母不情不愿,总以各种借口推脱,有一次勉强答应了,却因意外未能成行。此后,这事也就没被再提起过了。直到郝省长去世,他也没和亲家相认。

    为了此事,郝冬梅和母亲有过争辩,在争辩中她毫不留情地戳破了父母内心那层窗户纸。她说:“你们看人永远先不看好坏,先看阶层,你们对那些比你们地位低的人永远充满了戒备,就生怕别人沾你们的光、利用你们!”郝冬梅这番话可谓一针见血,这还没完,她最后还说了一句,“过去给你们的教训就还是轻!”

    郝冬梅的这句话简直让自己的母亲下不来台,也彻底激怒了自己的母亲,她被母亲狠狠地扇了一耳光。

    说实话,看了电视剧里的这一桥段,我是觉得很震撼的。一是这样的桥段能在电视剧里播出来,非常难得;二是这样的桥段带着强烈的讽喻意味,发人深思,也发人深省。

    郝冬梅的这番话看似在宣泄情绪,却道尽了无数的人情世故。这番话源自她平民视角的冷静观察,极具草根情怀,自然也让无数电视观众为之唏嘘感慨。

    一位省长的千金,为什么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呢?我觉得原因出于两个方面。郝冬梅爱周秉义、爱周秉义一家是一方面;她有下乡插队的经历是另一方面。

    人的经历会改变人的认知,也会改变人对其他人的认知。郝冬梅在下乡的大队里入了党、当上了妇女主任,村支书是有意推荐她上大学的(郝冬梅把名额让给了另一位女知青),这些足可表明郝冬梅下乡期间的表现是突出的,她也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甚至她还具备了较高的牺牲奉献精神。

    插队的经历让她的心与普通劳动人民的心联到了一起,所以她能感知普通百姓的所思所想,能站在普通百姓的角度说话。

    上山下乡,是许多人眼里的“苦难”吧(其实比起世世代代种田的农民,它根本谈不上苦)!所谓的“苦难”经历,对人的影响是不同的,有的人只记住了“苦难”本身,满心都是抱怨,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诸多“伤痕”文学。而郝冬梅呢,她在经历“苦难”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洗涤了内心,她的人格得到了升华。

    省长千金与省长夫人的对话,这一桥段构建的冲突异常尖锐,电视剧《人世间》对它的呈现是成功的,呈现得不仅很大胆,而且有见地。郝冬梅的平民视角也让她成了一个光辉人物,她不仅可亲可敬,还有着理想主义的色彩。

    知识分子的平民视角不是天生就具备的,郝冬梅形象刻画的成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知识分子走群众路线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3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