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版:06

那时元宵节

    □王卉

    那时元宵节红火而有趣。记忆中,家乡的元宵节是春节庆祝活动的又一个高潮。打花鼓、舞狮子、赏花灯、放烟花、吃元宵、猜灯谜……各种各样有趣的民俗活动组成了一个热闹而隆重的元宵节。

    打花鼓是家乡元宵节的重头戏。打花鼓在家乡又叫踩院子,通常以小队为单位组织。乡亲们把锣鼓、铙钹等家伙抄起来,有节奏地敲起来;场子中间几个身着红衣绿裤,腰系大红绸子,手持粉红扇子的花鼓女走着“十”字舞起来;花鼓小子腰挎小鼓,马步扎起来,几个回合练下来,花鼓队伍就可以拉出来浩浩荡荡地挨家挨户踩院子了。庄户人家喜欢听铜器的“咚咚锵,咚咚锵——”在自家院子里敲得震耳欲聋,说这样可以去邪避祸迎来一年好运气。一场花鼓打完,唱曲的会送上悠扬的祝福歌:“花鼓打到你家院,天增岁月人增寿——”听得主人心欢喜,不停地给花鼓队伍里的男

    女老少散烟、发糖果、花生、桔子等零食。

    舞狮子是花鼓队伍中的压轴戏。花鼓女打完退场后,在锣鼓队的“哐哐锵——”声中,耍狮子的男子左手持一把刀,右手握绣球,倒退着出场。随着一声尖锐的哨声响起,两个壮青年披着一张狮子皮就大摇大摆地上场了。一身红卷毛的大狮子在庄户人眼中就是吉祥物,它瞪着铜铃般的大眼睛腾转挪移动作娴熟,一双长睫毛忽闪忽闪地活灵活现,吓得懵懂孩童直往大人身后藏。在绣球引领下,狮子或左腾右闪、就地打滚,或抓耳挠腮、害羞低头,惹得围观人群哈哈大笑。

    赏花灯、看烟花是家乡人们最期盼的一件出游乐事。乡亲们早早就会打听到,周围哪个村子哪晚有热闹。人们匆匆吃过晚饭,三五成群地结伴去观看。记忆中,那年跟着父母步行去邻村看热闹。去时一路下陡坡,满心期盼并不觉累。及至回时,一路上坡竟也不觉累。行走在夜晚的乡间小路,头顶一轮明月俯瞰着大地。回望身后的坡下,不时有忽明忽暗的烟头如星星般眨着眼睛。心中回味着晚上看到的那五彩斑斓的各式花灯,映照得大街小巷如同白昼。还有那流光溢彩的各样烟花,有的发出响亮的声响,拐着弯儿,发着亮光冲向浩瀚夜空;有的瀑布般似雨似墙地一泻而下……那璀璨的灯火,让我的心中顿时也敞亮得如同白昼。及至到家,身心俱暖。真是最美不过人间烟火啊!

    猜灯谜是元宵节最有挑战性的智力游戏了。那种猜谜语时的绞尽脑汁与猜中后的喜悦心情可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父亲会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自制的花灯上让全家人猜。这种既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的元宵节特色游戏,给我家增添了节日的气氛与乐趣。如果运气好,一路过关斩将、所向披靡,说不定还会有“巨额”奖励,那就更是乐上加乐啦!真是最乐不过人间游戏啊!

    吃元宵是正月十五最正宗的过法,乡亲们的花式吃元宵法也令我大开眼界。节俭的母亲喜欢清水煮元宵,说汤汤水水连吃带喝不腻味。邻居家年轻的小夫妻,则喜欢把元宵炸得金黄发亮了吃,说这样更香甜。而我更喜欢在锅里放一把江米,熬软烂了,再下汤圆煮至飘起来,打入金黄鸡蛋液,放进去几粒鲜红枸杞点缀其间。这样色香味俱全的汤圆再加点糖,那就更是甜到了心里。全家人边看元宵晚会,边吃汤圆,圆圆满满过了元宵节。真是最甜不过人间团圆!

    那时,老辈人常说“正月十五闹元宵”。乡亲们特别讲究仪式感,大家聚在一起把元宵节闹得而红火而喜庆,在暖暖的乡情中也使得民俗文化得以代代传承。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