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王梓依 朋友送我一本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书——《以美为光》,她说细品林清玄蕴含哲理和禅理的文章,会找到遗失已久的感动、内心片刻的安宁,恰如清风拂过窗棱,。 在这本书里,作者洗尽铅华轻灵委婉地讲述了一篇篇美丽的寓言故事。这些寓言故事看似微不足道,却是作者从史籍典故、生活感悟、旅行思索、访问探究中获得的种种启示,每篇故事都隐藏着一段玄思妙悟、人生哲语,体现了作者对人性、爱、美、智慧和幸福的理解,引人深思。而且在每一个故事结束后,他还用清雅亮丽的文字,或记述每一个寓言故事的发端,或流露作者的写作意图,写沧海之大,也写蜉蝣之微,这极大地方便了我这类文学造诣浅薄的人阅读和理解,同时也给人以美的享受。 此书的序、跋和这本书里其余文字一样,从寓言入手,且同样辅以清新的文字,巧妙地表明了创作心迹。其中,自序讲的是森林中两只鸟儿兄弟各自成长的故事。故事从这里讲起,作者也随之附上了一篇极美的随记文字,算是和其他寓言一样的对正文的补充。作者在随记中说,“把寓言系列定名为《以美为光》,但愿在灰暗的人生中,不只自己点燃;在生命迷途的时刻,不只自己照亮,也互相照亮”。而跋中的寓言,则是写一名叫“如意”的青年对一位叫“命运”的神仙的艰辛寻找和内心体验。在寓言结局时,命运之神发言了,他说:“命运能左右你的生活,并不能决定你的心呀!我从未应许这个世界会公平,这个世界没有公平的环境,只有在心里才能找到公平呀!”作者在随记里继续说:“这世界没有公平,只有平静的心才有公平。这人生不会事事如意,只有心里如意的人才有如意的人生!”作者坦言,“现在出版的《以美为光》,它的寓意是,我们不能有无灾无难的人生,但任何人在是非成败、起伏不定中,若能体会人生真味,即使体验了命运的几度夕阳红,也能在内心青山依旧在了。‘青山元不动,白云自来去’,这才是值得追求的人生境界!”序言和跋都是彼此照应和统一的。 很喜欢《舒服国》这篇寓言。讲的是一个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不会生病、不会老死的舒服国的故事,那里的人们不用工作,他们除了吃、喝、拉、撒、睡之外,就是饮酒作乐、聊天嗑牙。初看起来,我们会想:要是自己能够住在舒服国里该有多好。但仔细想来,住在那没有未来、没有变化、没有失败、没有考验、没有生活实感的舒服国里,时间一长我们也会心生烦恼。因为在现实人间,虽然有苦有乐、有悲有喜、有成功有失败、有圆满有缺憾;有舒服与不舒服的时候……但是在我们所行走的每一步,都有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意志、我们的选择。这才是真正的快乐人生。就像我们的人生总要经历一些痛,但从痛中走出来后,我们总会发现有另一片更美的天地,我们的人生又有了新的收获。 《以美为光》的随记文字到处都有珠玑之作令人快慰,令人思索,是此书的不可缺匮之作,也是此书成功的地方之一。比如在《不结实的芒果》中,国王对芒果树思索且留下一段话:“一个人若能不被世俗羁绊,就能得到真正的自由。一个人若能从忧虑和困扰中静心,就能得到真正的解脱。一个人若能处在空的状态,就能得到完全的无碍。”可谓极致妙语。寓言本身已经十分精彩,作者又不吝笔墨记下这样的文字,“如果能有直观的智慧,就能看见世间的事物都是我们的老师。如果能有直观的智慧,就会知道一切事物自有法则,我们的心就能契入真理”,“天上地下都是满怀智慧的,却只有直观的广度及深度才能触及……以智慧去看、以智慧去想、以智慧去做,反射回来的,就是有智慧的人生!”。《沙漠花园》随记中:“心灵也是这样的,想要在沙漠中创造绿洲,靠的不是美梦,也不是奇迹,而是信念、实践和平常心”。《海山的归处》随记中:“好心情看见的是神仙世界。坏心情看见的是地狱世界。真实的眼光,看见真实的世界。虚伪的眼光,看见虚假的世界”。这些文字,睿智、深刻、耐读、精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