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版:文学副刊

乡土火龙灯

    □安频

    清人缪东霖在《沈阳百咏》中写道:“灯月悬悬照八关,龙蟠狮舞斗回环。”舞龙的历史很悠久,流行于我国的很多地区,各地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几十年过去了,我记忆中的还是很清晰的。那份乡情,那份淳朴,不但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淡薄,反而是历久弥新。

    01

    人们认为舞龙灯可以驱鬼避邪,可以带来平安富贵,旧时有钱的人家还会出钱,专门请来龙灯队到自家舞龙灯,祈求来年兴旺发达。有的还要求龙灯队整夜表演。

    很多民俗学家论及,村民们玩火龙灯,是祈祷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驱赶瘟神的重要民俗活动。

    火龙灯,重点在“龙”字。龙,历来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据王国维研究甲骨文,发现在甲骨文中有很多祭龙求雨的记载。前些年,考古工作者在全国各地发现了很多龙纹装饰的玉器、陶器、铜器等等。汉代以后的地方官员,经常举办各种祭龙活动。不管是在宫廷还是在民间,舞龙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习俗,一直到现在。但是很多地方已经没有将舞龙作为欢度喜庆的重要节目了。这更加引起了我的忧思。

    岁岁春节烧火龙,烟花遍地乐融融。那时,在每年的正月初二至正月十五,我家乡的“火龙灯”都非常热闹。舞龙队共三组,由五十人组成。有的村子在舞火龙前,队长还要带领队员们焚香祭祀,行完礼后,方才出发到全村进行表演。

    02

    打开记忆的电影匣,一束光投到屏幕上,屏幕上就会出现如漆的黑夜。忽然,不知道是谁在黑夜里提了一盏灯,灯光将黑夜撕开了一个口子,打破了乡野的冷寂。不久,从远到近,灯盏的星星点点越来越多,越来越亮。在乡村小道上,有一群结结实实的农村汉子,随着锣鼓声、鞭炮声响起,他们舞动起一条的龙,龙如同波浪一样起伏,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在这春节期间最为欢乐的时候,从四面八方的村子里,赶来了一群老的小的、男的女的,借助焰火的微光欣赏在暗夜里奔跑的龙图腾,使情感得到了慰藉,民俗得到了传承。

    一人举着龙珠在前面行走,周围的几个人敲着锣、鼓、钹等乐器,队长舞着龙头,其他人舞动着龙身,自由地上下翻飞,栩栩如生。围观的人们将焰花喷向天空,营造出喜庆的景象。大人玩龙灯的时候,我们跟在后头跑。我们几个孩子都穿着新衣。记得有一次,火焰喷射的几颗火星子,一下子掉到了新衣,留下了几个黑色的烫痕,我心里难受得号啕大哭。当看到龙灯队伍走远了,又把眼泪擦干了,继续跑,继续看。

    那时候使用的手持烟花采用的是秘制的土配方,主要成分有:铁砂、硝酸钾、硫磺、木炭、酒等等。土烟花的特点是火焰高,金碧辉煌,只要向上喷射,不可能伤到人。

    龙灯的表演队员,有的地方是全部穿红色的衣服,有的地方是全部穿黄色的衣服,还要将对应的颜色的绸布扎头、扎腰。龙灯队通常表演的造型有“猛虎跳墙”“哪咤闹海”“仙女撒花”“老鹰展翅”“大团圆”等三十多种。表演时,一条火龙呈现出威猛的气象,随着锣鼓、唢呐、鞭炮一起响起,年味就非常浓烈,每一个人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

    03

    除了“龙灯舞”让人目不暇接,龙的造型也值得说说。龙的所有部分取自各种动物:蛇的身(龙的身子像蛇的身子)、梅花鹿的角、老虎的眼睛、水牛的耳朵、狮子的鼻子、老鹰的爪子、棕马的脚、鲤鱼的鳞片和野兽的腿。龙是采用竹、木、纸、布等物编扎,再进行彩绘、置灯,才算制作完成。当然,制作一条龙,都是由民间的手工艺人完成的。他们的技艺也是祖上或者村子里的老人传下来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我老家那时的“龙灯舞”极具浓郁的地方特色,不仅丰富了老百姓的春节生活,还反映了质朴的民俗风情与乡土文化。它是原汁原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正月十五那天夜晚,要举行祭龙送龙的仪式。所有参加舞龙的队员,一起聚集在村里的土地庙前焚化龙灯。在焚化之前,队员们要抬着龙灯,以龙头为中心,左转三圈、右转三圈,结束后点燃稻草火把,再把龙珠、龙头、龙节上面的纸撕下丢入稻草堆焚烧。留下长长的竹笼,必须放在河里泡三天,到正月十七,所有参加舞龙的队员一起集合开会,用古老的抓阄方法,确定“龙”竹笼由谁家保存。确定后,大家一起捞上“龙”竹笼,再把“龙”竹笼抬到抽到签的那户队员家里。这个队员还要在“龙”竹笼跟前烧香、焚纸钱、放鞭炮,仪式完了,才宣告结束。

    古老的舞龙灯,自有它迷人的地方。在它受到现代物质文明的冲击时,难免支离破碎。但这样的民俗,我们还需要。

    时代抖落了很多本不该抖落的东西……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