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记者匡奕君宗璇特约记者黄红艳 在这里,有一群人,每天穿梭于医院各个角落,把温情传递给前来就诊的患者。他们践行初心使命、甘愿奉献,演绎着一个个救死扶伤的故事;他们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做实做细每项工作,努力让每名患者满意。这里,是大医无界的健康要塞;这里,是大爱升腾的惠民福地;这里是荆州市惠民医院。 新征程新使命,医院在市委市政府、市卫健委的正确领导下,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实现了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初步转变,实现了从‘零起点’到‘快提升’的加速发展,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党建引领风展红旗映初心 党建是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工作。“红色基因”像一座灯塔,为市惠民医院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 充分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把党的领导融入医院建设的各个环节,渗透到基层一线的“神经末梢”,全面构建党建引领平台,强化党的领导,层层签订责任清单,不断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在疫情防控前沿、乡村振兴联系点、困难患者身边,处处活跃着医院共产党员的身影,全院干部职工用实际行动抒发着医务工作者对党忠诚、对卫生事业忠诚,为守护人民健康积蓄力量的情怀。 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医院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构建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学、专题培训研讨学、举办读书班自主学等机制。 知行合一,践之于行。紧扣“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医院确定了4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医院班子领办“为对点村安装监控”“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改善病区环境”“人才引得进、留得住”“为困难患者实施心理援助”等实事。目前,各项实事已全部得到有效落实并持续坚持,受到群众好评。医院鼓励党员集思广益,根据支部情况分别制定实事举措。“便利老年人就医”“帮助患者订餐”“陪同无陪护困难患者检查”……大批一线医护人员办实事的生动案例纷纷涌现,增强了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践行着医务工作者的初心使命。 建设清廉医院。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以创建清廉医院为标杆,打造风清气正医院文化。“纪法同行”强化学习、“以案五说”警示教育、“突出重点”抓好关键,医院压实监督责任,抓住关键要害,坚持综合施策。确保党员干部把清廉意识一体推进贯穿自身建设,一颗红心向党、一颗仁心亲患、一颗爱心为民。 以党史学习教育助推党风廉政建设,医院通过开展讲述“党史里的廉政故事”和“我心中的廉政典故”,推选“清廉有为”“清廉科室”典型个人、集体;开展“廉政书画”“廉政微视频”等活动,引导全院党员干部职工坚定理想信念、争做清廉模范。同时,医院还针对不合理检查、高值医用耗材、欺诈骗保三个方面问题,开展警示教育、打击欺诈骗保行为专项检查等活动,进一步维护患者利益。 激活发展引擎。有党组织在身边,就有凝聚力,就能提升“向心力”。医院从坚持标准上过好党员发展关,让勇挑重担的党员底色与德术并举的职业本色合二为一,培养守初心的忠诚卫士和办实事的健康卫士。积极发挥党员干部“头雁效应”,扎实推进党支部建设,打造过硬党员队伍。同时,院党总支牢固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通过强化理论武装、健全管理制度、完善宣传制度,推进统战工作,不断健全意识形态管控工作机制,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全力配合市委政治巡察,建立整改台账,销账式管理,推动巡察结果转化为医院新发展动力。 聚焦发展全力激活新动能 数字无声却最有力。一组数据,跳动着荆州市惠民医院发展的脉搏—— 从最初设置60张病床到如今开放床位173张,年出院患者从几十人到现在5000多人次,医疗设备从基本空白到配置CT、层流手术室、超声刀等大型设备;手术台次逐年递增,病床使用率98.89%。诊疗范围不断扩大,难治愈创面修复技术、妇科盆底障碍性疾病手术显著提升,同期相比增长36%……让更多低收入群众享受到了医院向高质量发展进步的成果。 数据的背后,是医院致力于改革创新,探索走出的特色发展之路。 紧紧围绕质量、安全、服务和管理,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努力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落实各项便民服务举措,提高群众就医满意度;不断改革创新,提升医院的整体水平,增强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医疗质量是医院建设的核心,是医院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医院始终规范落实三级查房、住院病历书写质量、危重病例讨论等核心制度;加强医疗安全教育和医疗质量管理培训;规范病案首页诊断;聘请第三方机构进行医疗质量及业务能力督导;邀请上级医院专家从控制医疗缺陷入手,进行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培训……筑牢保障患者就医安全的警戒线,促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围绕“让更多困难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的目标,荆州市惠民医院将以腔镜技术为主的外科、妇科及心血管、康复、糖尿病专科作为重点专科发展,技术稳中求进、不断创新突破。 外科难治性创面修复技术进一步提升,医师张晓聪荣获“全国糖尿病足及慢性创面修复论坛病例大赛”优秀奖;糖尿病专科建设得到了长足的进步,针对不同的患者进行个性化的诊治,显著提升复杂糖尿病的诊断及治疗能力;妇科在宫腹腔镜微创技术稳步推进的前提下,基于患者诊疗需求,将盆底障碍疾病作为发展重点,相关手术量增长36%……以“钉钉子”精神,为提升医院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搭建了坚实平台,实实在在造福了更多低收入人群。 作为深化医改的重要举措,2021年全市公立医疗机构按病种分值付费(DIP)扎实推进。荆州市惠民医院将DIP改革视作一项需全院高度重视、各部门共同参与的系统性工作,多点发力、稳步推进。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医院制定《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下按病种分值付费工作方案》《关于推进DIP工作建立院内沟通协调机制的通知》,建立了综合管理指导、病案编码、病案质控、信息保障、结算流程5个工作小组,并以信息平台为支持,完成了与省平台的对接。医院以推进DIP试点工作为契机,坚定改革信心,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学科专科建设,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病案质量,提升了医保管理水平,更好保障了参保群众利益。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荆州市惠民医院信息化发展也翻开了崭新一页。2021年,医院更换升级HIS系统,陆续完成门急诊、住院管理、药房管理、耗材信息化等多项基本信息建设,并做好了微信公众号、掌上医院接口工作,不断推动医院集成信息平台建设与系统整合,从智慧服务、智慧医疗及智慧管理等方面,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同时,医院实现与省级医保系统转接,医保患者通过省医保信息平台及时落实医保待遇。医院还升级了安防监控系统,让患者就医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惠民利民立足公益践使命 作为市委、市政府爱心惠民的重要窗口,多年来,荆州市惠民医院时刻牢记“政府主办、关爱为本”的宗旨,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公益性质,健康帮扶、疫情防控、下沉社区,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惠医人坚实的足迹。 以“爱心病房”为依托,医院通过爱心资金帮助困难患者,成为困难群众就医名副其实的“兜底港湾”。“爱心病房”是针对特别困难群众开设的救助病房,治疗费用医院先行减免、医保报销、民政救助,最后自付部分由“爱心救助基金”支付,患者基本不用承担费用。2021年,由市卫健委、沙市区卫健局资助的爱心病房共救助了困难患者522名,让困难群众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感受到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怀。与此同时,医院统筹爱心资金,结合难治性创面修复、盆底障碍疾病等专科疾病,让困难群众就医病种范围不断拓展,充分享受到了医疗科技进步的成果。 “烈火锻真金,急难见真章。”2021年8月,荆州迎战“德尔塔”。为保证24小时内完成全市人口核酸采集工作,医院当即集齐18人组成核酸检测采集队,冒着酷暑高温深入中高风险区洪家苑小区进行入户单采,完成单采后又马不停蹄奔赴崇文街办进行彻夜集采,随后又组建队伍对市政府、太岳路消防救援站等部门进行集采,在人员紧缺的情况下冲锋全员核酸一线,圆满完成了集采任务。始终绷紧疫情防控“神经”,医院对预检分诊、门诊、住院部强化管理、完善流程;对妇科门诊进行改造,分离住院与门诊区域;落实全院职工疫苗接种工作;每月定期召开临床科室疫情防控专题会,树牢从紧从严意识,守住“院内零感染、院感零容忍”底线。 起于群众忧之上,落于百姓心之中。荆州市惠民医院以文化人、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将扶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健康惠民之路随着乡村振兴延伸得更远;党员下沉社区,开展疫情防控、疫苗摸排、清洁卫生、反诈法治宣传等工作,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健康宣讲制度化,下社区、下乡村,2021年度开展大型健康宣讲17次、义诊活动11场,传递着惠医人的使命担当;关爱弱势群体,春节前安排医务人员顶风冒雪为沙市区、荆州开发区等地300多民环卫工人进行免费的核酸检测,并进行爱心义诊、发放健教资料及防疫物资,在他们最需要关心的时候,送去健康和温暖;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实践活动,围绕党史教育学习主线,“清明祭英烈”“粽心向党”“七一名篇诵读”等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爱心义诊,让惠医温度传递群众心田。 2021年,荆州市惠民医院荣获“湖北省文明单位”“市直单位党建工作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医院医疗技术、诊断水平不断提升,在上一年度全省321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满意度调查中,医院职工满意度排名全省第一、门诊患者满意度排名全省第二。一面面红色锦旗,凝聚着医护人员精湛的医疗技术;一封封感谢信,书写着用心护心的满满真情。 承载着全新的使命,展望未来,荆州市惠民医院正以“敢担当、敢创新、敢坚持、敢吃苦、敢碰硬”的进取精神,持续提升医疗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切实打通困难群众就医“最后一公里”,为荆州加快建设鄂中省域区域性中心城市贡献“惠民力量”,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