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接第6版)实战必先实训。 “我想的最多的就是,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我们这支军队能不能始终坚持住党的绝对领导,能不能拉得上去、打胜仗,各级指挥员能不能带兵打仗、指挥打仗。” 统帅发出的“胜战之问”,振聋发聩。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必须扭住能打仗、打胜仗这个强军之要。 2014年,一场“头脑风暴”席卷全军,由习主席亲自推动的“战斗力标准大讨论”在全军部队如潮如涌—— “战斗力标准是什么?”“战斗力现状怎么看?”“战斗力建设怎么办?”……从军委机关到基层一线,从领导干部到普通一兵,从中军帐到演兵场,全军上下共议战斗力,共谋打赢策。 兵不闲习,不可以当敌。新时代军事训练将永远铭记这个历史性时刻—— 2018年新年伊始,中央军委隆重举行开训动员大会,习主席一身戎装、冒着严寒向全军发布训令,号召全军全面加强实战化军事训练,全面提高打赢能力。 这是中央军委首次统一组织全军开训动员,也是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训练条例(试行)》施行后的首次军队开训。 统帅千钧授,三军一念同。 近年来,习主席亲自筹划重大演训活动,决策重大军事行动,临机抽点拉动部队,全军上下备战打仗的导向更加明显、氛围更加浓厚。 强国梦、强军梦,离不开国防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不同场合、不同时机,习主席对科技创新作出深刻阐述—— “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把创新摆在我军建设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必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转变”…… 统帅号令,激励着全军广大科研人员只争朝夕,加速在一些战略必争领域形成独特优势,力争实现由“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转变。 进入新时代,人才强军号角催征——2013年11月,习主席在视察国防科技大学时,提出要实施人才强军战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出新的战略筹划和全面布局,习主席提出要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 2021年11月,中央军委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主席强调,要“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确保为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实支撑”。 2022年1月,经习主席批准,中央军委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军队人才工作的决定》。 强军之道,要在得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领导人民军队重振党管人才政治纲纪,立起为战育人鲜明导向,优化人员队伍结构布局,创新人力资源政策制度,推动我军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全面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更好履行新时代人民军队使命任务。”2020年10月23日,习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掷地有声。 和平需要维护,能战方能止战。 2022年1月28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来临之际,习主席到中部战区视察慰问时,同中部战区海外维和分队进行了视频通话,强调—— “要忠实履行维和使命,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更多中国力量,向世界展示中国军队良好形象。” 同一天,应汤加王国关于火山灾害救援的请求,中国空军两架运-20飞机搭载30多吨应急和灾后重建物资,经过一万多公里的长途飞行,抵达汤加首都。 近年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军队从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到维护国际海上通道安全,从参加国际灾难救援、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到全方位开展安全交流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积极努力。 千川汇海阔,风正好扬帆。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 背负着民族的希望,即将迎来95年华诞的人民军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深入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以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为引领,向着胜利、向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勇毅前行! (新华社北京2月20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