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记者赵叶秋通讯员程远洪 在赵楚辉孙女眼里,爷爷是一个散发“光环”的人,不仅因为那一张张荣誉证书和一枚枚奖章,还因为爷爷身上坚持不懈、乐观向上的精神。1945年出生的赵楚辉好像永远不会老、不会累,端着相机,数十年如一日,用相机记录着荆州的发展变迁。 赵楚辉,荆州市总工会原职工文体总会秘书长、市工人文化宫副主任。退休后任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第一副主席、市科协常委、委员等职务。2013年10月获湖北省第二届“老有所为科技贡献奖”。1994年12月被评为全国职工文化先进工作者;1994年1月被评为全省先进职工文化工作者和全国优秀社会体育先进工作者奖。 一张张证书是对他的肯定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在赵楚辉家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书柜中陈列着满满的奖章,一张张证书、一枚枚奖章有序排列,保存完好,这一面壁柜就是赵楚辉几十年经历的见证。 当年,作为沙市文化宫副主任兼荆州市职工文化体育总会的秘书长,赵楚辉一直亲身参与和组织全市职工文化艺术、体育活动。1980年参与创办荆江之春市职工艺术节、1991年创办荆江之秋市职工体育节以来,一直担任主要负责人,负责策划、组织、评审工作。组织策划了90多个全市性大型文体活动,使“两节”成为荆州市文体活动的重要品牌。 赵楚辉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在业余生活中对摄影和写作一往情深,这两项是他坚持了几十年的爱好,先后多次获得全市全省甚至全国的摄影和征文比赛的各种奖项。因工作上的突出表现,赵楚辉在1994年获得“全国工会职工文化先进工作者”的光荣称号。对于这些荣誉,赵楚辉很珍惜并为之自豪,他说他只是做了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情,能给职工带来快乐,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和幸福的。这些荣誉的获得应该归属于他多年来用汗水灌注成的一股坚定的力量,一种忘我的奉献精神。 真心实意关心下一代成长 古梅无他求,点红暖人间。自2004年10月担任市科协委员、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兼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以来,赵楚辉筹集资金,自觉带领协会老教授老专家积极参与沙市区科协开展的全国科普日、科普周、科普月等活动,使沙市区成为全国乃至全省的科普活动示范区。 赵楚辉在荆州市、沙市区政协工作和政风行风评议工作中,充分发挥全国科普作家和各协会负责人的作用,写下了大量关于科技兴市、区以及关心下一代的成长环境(比如“坚决取缔不良网吧和小商贩出售黄色书刊玩具”、“折除校园周边危房”“齐抓共管坚持进行校园周边环境的整冶”等)的提案和评估意见、建议,有的成为优秀题案,有的列为市、区政府为民办理的十件实事之中,多次被评为市、区优秀政协委员。 赵楚辉心系关心下一代工作,带领专家教授在沙市大寨巷小学讲健康知识课,让学生老师掌握医疗知识;组织卫生保健专委会主任医师、市中心医院副院长刘汝华多次带队深入街道社区、长江大学举办心理健康保健知识培训班,普及性科学知识、婚姻与恋爰教育,培训青年学生400多人。深入沙市一中、二中、六中、荆州中学、公安县南坪中学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参听人数达4000多人。 协会大力支持、积极配合副会长长江大学刘百韬教授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当代大学生学习与成才,以育人为本,充分发挥大学生自身学习与成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成立了当代大学生自身学习与成才的指导咨询中心,长大离退休教授专家共开设了当代大学生学习与成才10个专题系列讲座,面向全院校学生作了20多场专题报告,6000多人次听讲,接受学生咨询500多人次。并通过讲座、咨询报告和组织参观巡回督导工作140多次等多种活动形式,关心青年教师成长,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提高。 在任市电影家协会执行主席期间,赵楚辉坚持自筹资金,积极配合市电影公司在假期免费为城区青少年放映革命传统电影,组织中小学生参加《我的长征》《孔繁森》《学习雷锋》《世纪之梦》等弘扬革命精神的电影观后感征文大赛。筹集资金为农村放映队增加设备,以便更好地确保在每个乡村免费放映电影。在放映片源上严格把关,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工作。 赵楚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