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记者匡奕君卢成海特约记者张江江通讯员严阁 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清廉医院常抓不懈,学科建设快速发展,医疗质量全面提升,就医体验持续改善,技术创新多点突破,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优势领域持续扩大,品牌效应不断彰显,文明创建卓有成效…… 2021年,面对疫情防控、医保支付新政策等带来的一系列挑战,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和市卫健委指导下,荆州市胸科医院(以下简称胸科医院)全体干部职工紧紧抓住发展机遇,牢牢把握工作重点,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实现疫情防控、医疗业务“双丰收”。 党建引领 凝心聚力促发展 “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只有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和领导作用,才能永葆医院发展的正确方向。 近年来,胸科医院党委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切实加强党对医院工作的全面领导。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医院党委不断丰富党性教育方式,开设“党员夜校”,院党委书记带头讲党课。开展党史学习现场教学活动,到红色基地重温入党誓词。举办党史知识竞赛和红色故事诵读大赛,让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 狠抓党的组织建设。把党支部建在科室,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医院党委开展“双培养”工程,将党员培养成技术骨干,将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在政治和业务素质上实现全面提升。高度重视发展党员工作,注重优化结构和提高质量。2021年,医院在业务骨干中新发展党员32名,党员队伍不断壮大。 在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要求的同时,反腐倡廉常抓不懈。医院加大“四风”整治力度,严格落实廉洁从业“九项准则”,推进清廉医院建设;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举办廉政书画作品展和“党史里的廉政故事”宣讲会,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胸外科被市卫健委授予“清廉科室”称号。 文明创建卓有成效。组建“胸科医院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文明劝导、网格包路等活动,营造创文浓厚氛围;医院顺利通过省级文明单位届中考核,内三科荣获“荆州市青年文明号”称号。 大力弘扬抗疫精神。医院制作的《防控抗疫我先行》科普视频入围全国新时代健康科普作品大赛,《一封家书》节目荣获市卫健委红色“荆”典故事一等奖,副院长朱金陵上榜“感动荆州”人物,受邀宣讲抗疫大思政课。 2022年,党的二十大将胜利召开。这一年,也是胸科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医院党委将始终落实主体责任,不断夯实党建基础,强化思想引领,持续抓好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把党建工作与医院工作有机融合,促进医院全面发展。 学科发展 齐头并进有特色 学科建设,是医院发展之基。胸科医院坚持高标准、高起点规划重点学科建设,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荆州市是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城市示范区,承担着先行先试的任务。胸科医院是市政府指定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定点医疗机构,是全市唯一艾滋病定点收治医院。医院牵头成立荆州市艾滋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标志着全市艾滋病诊疗工作进入新发展阶段,对降低艾滋病新发感染率和死亡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呼吸病研究所临床中心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内镜检查、肺功能检查、尘肺大容量肺泡灌洗和内科胸腔镜业务量均有大幅增长,并初步建立了呼吸、麻醉、内镜、放射等多学科联合的一体化诊疗模式。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被省卫健委确定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胸外科引进胸腔镜新设备,助力肺部肿瘤手术水平提档升级,步入“精准微创时代”,胸腔镜手术质量明显提升。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形成特色病区。医院建立结核病人糖尿病治疗及管理模式,开设糖尿病及耐药结核病门诊。2021年,医院成功开展床旁血液净化(CRRT),填补了医院技术空白,危重症救治能力不断提升,为肾脏、肝脏、代谢性和感染性疾病以及药物中毒危重症传染病患者救治带来福音。 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定期开展“三基”考试,医院有3人获荆州市第二届输血技能竞赛优胜奖。规范临床检查及诊疗行为,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对不合理处方进行通报批评。通过以上措施,全面提升了医院医疗质量。 技术创新突破,科研成果捷报频传。2021年,医院共发表科研论文49篇,其中SCI收录4篇、统计源以上期刊10篇。《基因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利福平耐药与液体培养法对比的临床价值》《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获省重大科技成果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荆州市结核病控制影响研究》获市科技创新智库立项课题优秀奖。 2022年,胸科医院将进一步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加大新技术、新业务投入力度,全面推进学术水平、科研实力、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等提档升级;推动艾滋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工作,带动全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健康发展;持续推进“三甲”医院创建工作,提升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品牌建设 做大做强显效应 结核病防治、职业病防治,是胸科医院的特色品牌。2021年,胸科医院持续推进品牌建设,做大做强优势领域,更好服务患者。 结防工作稳步推进。医院推进耐多药肺结核短程标准化疗试点项目,截至目前已纳入患者50例,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加强学校结核病日常预警监测,发现疑似病例及时规范处置,全市未发生聚集性疫情;加大健教力度,普及结防知识,开展结防健教宣传“五进”志愿服务活动,建设长江大学“结核病健教基地”“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加强患者管理,通过基层医疗机构、电话及网络群,提供提醒、咨询服务,保证患者全程规范治疗,构建多维肺结核患者管理模式。 职业病防治工作成效显著。通过加强对外联系,与松滋市、中石化、江汉油田等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成为当地职业病救治定点医疗机构。扩大业务范围,开通职业病健康体检服务,为广大工人健康保驾护航;制定职业病诊疗常规,为临床诊疗活动提供指导,深入基层开展职业病义诊宣传咨询等活动,积极探索“职业人群全面健康管理”工作新模式。 2022年,胸科医院将全力创建省级传染病区域性救治中心,充分发挥结核病医联体平台作用,加强学术交流、业务指导和学科共建,发挥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同时,做强做优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健康风险评估、调查分析、职业健康检查、卫生应急处置能力,打造江汉平原职业病诊疗中心。 医疗服务 持续改进惠民生 一切为了患者,为患者提供更有品质和温度的医疗服务,是医院永恒的价值追求。2021年,胸科医院以患者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强化能力建设、转变工作作风、优化服务流程、改善就医环境、创新管理方式等措施,持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优化诊疗流程。医院加大智慧医院建设力度,提供自助就医服务,完善移动支付方式,实现患者网上预约挂号、缴费、查询、打印检查结果等,缩短了患者等待时间,进一步提升了患者就医获得感。 增强主动服务、人文关怀意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尊重和保护患者隐私,规范服务用语,3名护理人员获“荆州市优秀护理工作者”称号。 积极落实各项便民措施和惠民政策,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同时,全方位关心、关怀艾滋病人,提供医疗救助和生活补助。 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老年人提供便利服务,设置无障碍设施等,着力为患者打造一个安静、整洁、舒适、安全的就医环境。 2022年,胸科医院将继续深化优质服务,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全面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根据患者的疾病特点、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提供医学照顾、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健康指导等个性化服务。加强智慧医院和互联网医院建设,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疫情防控 把好关口护生命 2021年8月,“德尔塔”来袭,胸科医院火速集结80名医务人员,驰援城区15个采样点,共采集核酸样本近2万份,为全市疫情防控作出重要贡献。 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医院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日常诊疗工作,一手抓疫情防控。预检分诊落实“四必须”“七询问”“十必须、十严禁”,严把第一道关口。发热患者实行闭环管理,认真做好发热病人信息登记,按照“四早”要求,实施核酸检测、流调和现场疫情处置。 加强病区管理。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下陪护、探视、门禁制度,实施“一患一陪护”。严格落实医务人员、工勤人员、住院患者和陪护人员体温监测和核酸检测等制度。 加强重点部门、重点科室、重点环节、重点人群的院感防控管理。医院做好人流、物流管控,规范医护个人防护,强化全员院感知识培训。全年完成全员院感防控知识考试2次,举办疫情防控技能竞赛1次。 2022年,胸科医院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各项工作,以规范为前提,以创新为动力,大力推动学科建设,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为荆州建设鄂中省域区域性中心城市添砖加瓦,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