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村级固定资产过亿元,村集体年收入800多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3万多元,新沟镇向阳村被誉为“监利第一村”,这里厂房林立、楼群整齐、商铺熙攘……全然一幅充满现代气息的新农村图景,“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富民强村”的向阳模式也正在成为各地效仿的样板。 向阳村的前身是一个“烂摊子”,上世纪90年代初,村集体欠银行与民间贷款360多万元,欠电管所20多万元,村内停电停水,村企倒闭,学校是二级危房,干群关系紧张,村民怨声载道。“无钱办事”成了阻碍村里发展的“拦路虎”,“手里没有米,哄鸡鸡不理”成了当时的真实写照。为改变这种集体经济无实力、服务无能力、干部说话无威力的状况,村“两委”班子决定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谋”发展、“勤”致富,让腰杆子先硬起来。于是,向阳村乘着改革、科学发展的强劲东风,踏上了改革、创新的致富路。 突破瓶颈、探索发展经济新途径 向阳村党支部通过召开党员、村民座谈会,集思广益,确定了“依托优势、抢抓机遇、工农并举、滚动发展”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存量优势,在整合资源上做文章,广聚财源、提高存量资产利用率。他们首先是盘活存量兴产业,帮助关闭多年的村办砖厂积极找“出”路,把废弃的老砖厂变废为宝,改集体承包为租赁承包,让向阳村集体收入挖到了“第一桶金”。为了盘活向阳商场,他们向外招商45人,引进外资1000多万元。这一举措,打破了村资金瓶颈,整合了匮乏资源。靠村级积累,先后办起了商务城、酒店、宾馆、娱乐城、家具城、家电城等16家企业,修建门店93个,这些企业门店成了富民强村的主体,为村集体收入培植了财源,为村民的致富奔小康作了铺垫。2021年,向阳社区集体拥有固定资产1.5亿元,集体年收入800多万元,村集体经济积累了30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35000元。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昔日的向阳村已变为如今的向阳社区,顺利完成城镇化改造,版图面积达3平方千米,共575户,2120人,有8个村民小组,村干部5人,党员60人。利用优势,开启农民致富新大门 招来了客商,实现了“双赢”,村级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村“两委”班子又提出了“村民为主体、民生为根本、项目为支撑”的富民之路,先后组织村民培训,鼓励党员、村民联营办厂,最大限度地激发创业热情。村里采取土地入股方式,先后办起了灰砂砖厂、彩瓦厂、锯板厂等企业,为满足城镇化和农民生活提质需求,投资700万元建设了200亩生态园林,栽植各类高品质景观高端苗木,成材后可为集体创收2000多万元,成为村集体经济绿色银行。 集体经济发展了,就要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平台。村里投资680万元,按“五务合一”模式,新建了一座占地面积38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集办公、会展、商贸、休闲于一体的便民服务中心大楼,成为了壮大集体经济的“新阵地”,每年为集体新增收入40多万元。这一连串无声数据,展现了如今向阳社区集体经济发展的硕果。 乘势而上,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向阳社区“两委”班子对未来的发展又有了新的定位:建设生态宜居、产城融合、商贸活跃、功能完备的新型社区。他们将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上,加快培育三产融合发展,着力发展工商产业,把集体经济蛋糕做得更大。现在他们抢抓商机,正在启动向阳食品孵化园,这又将是向阳社区发展集体经济的新引擎。 风雨坎坷何所惧,监利崛起的向阳社区,经过20多年的努力,向阳人同心协力、扎实苦干,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湖北省文明村”“湖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荆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荆州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实力十强村”“监利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诸多荣誉称号。 如今,崛起的向阳社区继续在改革中创新,在发展中突破,用敢为人先的精神,向更新、更高的目标冲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