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记者匡奕君卢成海特约记者龚天佐通讯员汪振华张译文 “心心相连,健康同行。”荆州市中医医院心病科是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团队。该科先后获得中国中医医院最佳临床型专科、国家级心脏康复中心、国家心血管中心高血压专病医联体、全球体外反搏临床注册研究中心、省“十三五”中医重点专科、省心脏康复联盟第一届副主委单位、2020-2021年度荆州市青年文明号等称号。 心病科“以病人为中心”,以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服务,为广大心血管患者提供最优医疗服务,为荆州加快建设鄂中省域区域性中心城市注入“文明”动力。 “双心”治疗让患者身心更健康 “医生,这里有个昏迷的病人,快来抢救……”不久前的一天中午,一阵急促的呼救声,打破了荆州中医门急诊一楼的平静。 1名57岁的男子到医院附近一家银行取钱,因突发急性心肌梗死而昏倒。银行保安见状,连忙将男子抬到荆州中医抢救。 “患者心跳、呼吸骤停,赶紧心肺复苏!”急诊医生一边急救,一边联系胸痛中心、重症监护室。此时,荆州中医心病科主任、重症监护室主任覃松柏顾不上吃午饭,连忙带着胸痛及重症专家赶到。 “上呼吸机,给予生命支持治疗,准备急诊PCI手术……”覃松柏镇定指挥下,救治工作有条不紊。患者一直昏迷,覃松柏在病床前坚守了48小时,患者终于苏醒。经过后期的心脏康复治疗,患者行动、意识均恢复正常,没有留下后遗症。 上述真实病例,只是心病科日常工作的缩影。 过硬的诊疗技术,是救死扶伤的根本保障。心病科始终坚持将文明创建工作与临床工作相结合,不断增强治病救人本领。 除常规开展冠脉造影术、冠脉球囊扩张术、冠脉支架植入术、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射频消融术等微创介入技术,心病科还成立了全市首个“心脏康复中心”,开出药物处方、运动处方、营养处方、心理处方、戒烟处方“五大处方”,实行“双心”治疗。在治疗心脏疾病的同时,该科积极治疗患者心理疾病,身心同治,最大程度地促进患者健康。 在心脏康复治疗中,心病科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病、防病、康复中的独特作用,针对心力衰竭、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研制出温阳强心丸、清血调脂丸、平肝定眩丸、养阴宁心丸等中药丸剂,疗效显著。 “支架人生俱乐部”重启幸福人生 医疗不是冰冷的,而是带有温度。荆州中医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将人性化服务理念渗透至整个医疗护理工作中,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服务。 早晨进入病房,首先向病人问好;迎接新病人,起立问好并自我介绍;出院病人护送进电梯;病人各项检查由医护人员全程陪同;免费提供一次性纸杯、凉白开、热水、针线、指甲钳、老花镜、电吹风、剃须刀、轮椅等用品;为生活难自理的老年患者提供喂药、点饭、喂饭、清理大小便等服务…… 心病科以治疗心血管疾病为主,患者多为老年病人或受慢性病长期困扰者。科室实行“五心”服务,即对待病人态度热心、解释问题倾听细心、询问病人需求细心、医疗工作有责任心、对病人富有同情心,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解决身体及心理上的困扰。 疾病预防大于治疗。为提高患者“知病防病治病”素养,每周二下午,心病科“健康小课堂”定期开讲,李松、彭丹、彭大艳、刘程等骨干医生,轮流为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此外,为促进患者更好康复,心病科还分别成立了“高血压之家”“支架人生俱乐部”“心脏康复之家”,规范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管理,提供治疗、康复、护理、健康指导等服务。 一些装有心脏支架的病人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不敢参与运动。在支架人生俱乐部,医护人员经过心脏功能评估、预防危险因素、心脏康复指导、定期随访等干预,帮助患者重启幸福人生。 八段锦降压操助力全市创文 进乡镇,开展“中医中药村村行”义诊;进学校,普及中医药知识,传播中医药文化;进社区,护士长王琳、号长陈枭传授降压操、八段锦养生功……荆州中医心病科共有35名医生、护士、康复师,均为注册志愿者,始终热心公益事业。 心病科除了服务好院内患者,还将文明创建工作与志愿服务、社会公益相结合,将优质服务不断延伸到社会。近年来,通过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中医中药村村行”“中医药文化传播‘六进’”“悦中医、悦健康”等活动,心病科将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到乡镇、社区、学校、企业,其精湛的医术、热情的服务,赢得市民好评。 每年的高血压日、心梗日等节日,心病科青年党员、团员、志愿者走上街头,为市民免费义诊;每年的无偿献血日,他们撸起袖子献爱心,心病科副主任医师刘程献血总量逾12000毫升,被省卫健委授予“最美无偿献血者”证书;每年春节前夕,面对大量返荆人员,他们主动到荆州火车站开展“暖冬行动”志愿服务。 心病科将科室创建市级青年文明号与全市“创文”工作紧密结合,点位创建、网格化管理不留遗漏、层层压实,一个个“红马甲”活跃在街头巷尾,为荆州加快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注入“文明”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