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通讯员向红梅)今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要统筹规划、同步实施高效节水灌溉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各地要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提升耕地地力等级”。近日,荆州区积极落实文件精神,统筹谋划高标准农田建设,到目前,全区高标准农田面积超过63万亩,预计2023年可实现全覆盖。 眼下正是春耕备耕关键时节,位于李埠镇沿江村的荆州区乡美家庭农场里,几台大型农机正在高标准农田里翻整土地、喷洒肥料,为栽植玉米做准备。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大提高了农事效率。“如果不成片,耕作这200多亩田要两、三天时间。田块成片后农机下田,一上午就可以全部耕作完毕,省工省时,十分方便。”农场技术负责人介绍。 与传统农田相比,高标准农田可实现耕、整、管、收等环节全程机械化,在提质、增效、节约成本等方面优势明显,也有效提升了防灾抗灾减灾能力。去年9月,我市持续高温干旱天气,乡美家庭农场种植的200多亩有机花菜和西蓝花却喜获丰收,这都得益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及智慧农业的应用。农场负责人介绍:“干旱影响作物时,我们在家里用APP进行监控操作,及时给作物补充水分和肥料。去年,高标准农田区作物产量比往年高出20%。今年,农场计划进一步扩大高标准农田规模,带动更多村民一起致富。” 自“十二五”以来,荆州区整合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等资金,累计投入超过12.44亿元,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55个,建设面积63万余亩,覆盖全区90%以上的行政村。今年,荆州区将继续建设4.75万亩高标准农田,涉及5个镇、14个行政村,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2023年,全区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为3.83万亩,预计于2022年9月开工建设、2023年4月完工。项目完成后可以实现荆州区高标准农田全覆盖。”区农田建设整治中心负责人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