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版:理论专刊

监利农业现代化的思路与定位

    □监利市人民政府

    2021年底,农业农村部公布了第一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名单,全国100个县(市、区)入选,监利市位列其中。

    近几年来,监利市以“双水双绿”战略为抓手,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重点,以监利现代农业稻渔产业园和监利现代水产产业园为依托,全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全面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成功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积累了一定经验。

    未来,监利市将抢抓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机遇,充分发挥自身资源禀赋优势,全力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建设长江中游创新型中等城市、荆州市域副中心贡献农业增长极。

    一、发展现状

    监利市地处江汉平原南端,因渔稻而立、因渔稻而兴。渔稻种养已有千年历史,因“监收渔稻之利”而得县名。

    新时代下,监利市已建设成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全国水产先进县、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水稻生产能力突破30亿斤,稻渔共作规模达到全国第一,是名副其实的“渔米之乡”。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科研实力雄厚,区域品牌效应明显,绿色发展模式突出,先后创建国家水稻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试点县、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连续多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称号,有“全国水稻第一县”“湖北粮食第一县”美誉。

    特别是在乡村振兴战略、中部崛起战略、长江经济带黄金水道、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等多重历史机遇下,大力实施“五化同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城乡融合发展,对监利稻、渔两大产业要素集聚、一二三产融合、产城融合发展起着重要支撑作用、推动作用和导向作用。

    二、创建思路

    围绕“农业设施化、园区化、融合化、绿色化、数字化”的要求,坚持科技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守粮食安全底线,坚持数量和质量并举,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明确“一大发展理念、两大产业集群、三大技术、四大发展路径”的“1234”发展建设思路。遵循规划,先易后难、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稳步发展,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实现产业兴旺、产城融合,加快监利市乡村振兴步伐。

    “一大发展理念”:

    从顶层设计上聚焦绿色水稻、绿色水产,为监利市产业兴旺打造“双水双绿”产业新模式。

    “两大集群”:

    水稻:长江流域粮食主产区最大的水稻全产业链产业集群。发挥水稻产业科技引领、模式创新、产业带动、联农带农等功能,打造集研发、创新、生产、加工、流通、品牌、销售等全产业链于一体,长江流域粮食主产区最大的水稻全产业链产业集群。

    水产:湖北省最优的水产全价值链产业集群。突出种养结合与产业转型升级,更大力度保护好长江监利段“四大家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打造以种质资源保护为前提、“一虾四鱼”(小龙虾、河蟹、黄鳝、鳜鱼、黄颡鱼)规模养殖为依托、稻渔共作为主打模式,加工物流配送为动力,以休闲渔业为拓展、以品牌与标准推介为带动的湖北省最优的水产全价值链产业集群。

    “三大技术”:

    1.生物技术。开展一批优质高效的产业化种养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良种繁育技术的创新和推广,保健产品、功能产品的研发,产品质量安全的检验检测。

    2.加工技术。改进稻谷分级加工技术、着水调质技术、大米精碾、抛光、色选技术、复配米加工等精加工技术;研发、示范与推广加工副产物生物转化和食品化、稻壳增值利用技术等综合利用技术;开发糙米、米粉、生物燃料、文创等新产品。

    3.信息技术。生产层面:建成一批智能化的种养设施综合生产基地、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熟化一批农业物联网关键技术和成套智能设备,形成与推广应用一批节本增效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楚天易购”电子商务大力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休闲农业实现电子商务智能交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成为一种新常态。管理层面:农业资源管理、农业应急指挥、农业行政审批等实现在线化、数据化、智能化;建成大数据平台,实现水稻和水产行业管理精细化和管理决策科学化;建成质量安全追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追溯,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四大路径”:

    1.绿色化。以监利市国家现代农业稻渔产业园、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湖北小龙虾产业集群、湖北优质稻米产业集群建设为基础,推进生产生态化、产品绿色化、园区景区化。重点把握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双水双绿产业城建设等三项关键环节。

    2.品牌化。以湖北省优质粮食示范区建设为基础,推进品牌认证、品牌培育、品牌监管、品牌推介。重点把握区域公共品牌保护与利用、精深加工产品、文化创意产品、品牌策划营销等四项关键环节。

    3.优质化。以全国粮食生产功能区、全国水稻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试点建设为基础,推进品种、装备、循环种养、标准化建设等方面形成全国领先的标准化体系。农产品深加工和稻田种养关键技术研究、争创国家级技术标准和规程两项关键环节。

    4.共享化。以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为基础,支持产业协会、产业联盟和产销集团,形成资源集中、生产集群、营销集约的共享格局。引导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民建立长期、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重点把握“联合联盟联营”“政银担”等利益共享模式和机制创新。

    三、功能定位

    根据监利市自然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等,遵循上位规划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要求,顺应水稻、水产一主一辅两大产业发展趋势,示范区定位为建设水平高、综合效益好、辐射能力强的“双水双绿·好水好渔好稻香·中国稻渔产业第一县”。

    具体功能定位是:

    ——粮食安全功能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结合工厂化育秧先进技术和装备,积极引进科研育种机构建设双水双绿研究院,进行水稻原种开发、提纯复壮、良种繁育。推广节水栽培等技术,提升水资源利用率,降低农药化肥使用,确保园内农产品的绿色生态和优质安全,致力于打造全国中高端大米生产供应基地;扩大田间物联网使用范围,推广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将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先进技术引入水稻产业各个阶段,通过信息技术确保稻米生产各阶段皆可追溯,开拓高品质大米定制产业。加大农机购机补贴力度,配置先进农机具,提高产业园内水稻耕种收机械化水平;鼓励加工企业上马先进稻米精深加工生产线、智能化仓储设施,提升稻米加工附加值。通过稻米产业提质增效,建成全国最大的稻米生产基地,水稻精深加工基地。

    ——中国稻渔全产业链与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立足监利市资源禀赋和现有产业基础,做大做强水稻产业。整合专项投资,加快高质高效种植区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引导水稻生产加工企业联合联营联盟。依托“荆楚古县、文化名城、鱼米之乡、红色热土”的美誉,挖掘自然、和谐、共生等多重文化内涵,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通过3年的建设,将监利市建设成为全国领先的“双水双绿”科研和种质资源中心、高质高效种植中心、精深加工中心、价格形成中心、文化创意中心。

    ——长江流域稻渔产业“三生共赢”样板区。立足长江流域江汉平原地区农业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需求,以农业科技为先导,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为抓手,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推进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不断提升稻渔产业的产业链、价值链、生态链,全面实现稻渔产业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农村社会发展可持续,打造成为代表长江流域粮食主产区特色的“三生共赢”样板区。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