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报讯(融媒体记者李芹艳)雨足郊原正得晴,地绵万里尽春耕。近日,记者在洪湖市多家合作社的育秧大棚里看到,水稻苗床绿意盎然,秧苗长势喜人,不日就可以陆续进行移植栽插。 在戴家场镇聚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育秧大棚里,负责生产管理的陈跃平正在田间查看秧苗生长情况,并对秧苗进行日常管护。一盘盘绿油油的秧苗整齐地铺放在苗床上,生机勃勃。陈跃平说,今年已经育了8000多亩的秧苗,比去年多了2800亩左右。以近期的天气来看,4月10日左右,水稻机器插种就可以全面推开了。 在峰口镇集中育秧基地,由于农民预定秧苗的数量增加,原来80个大棚的秧苗已经无法满足要求,该基地又利用了一块占地五亩的空闲田,抢抓时机进行最后的集中育秧。“峰口是一个农业大镇,粮食面积占全市的十分之一,今年全镇的再生稻面积比去年增加了40%。”峰口镇农技服务中心主任兰习良告诉记者。 秧好一半禾。从备春耕开始,洪湖市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就深入水稻育秧基地对种植户进行科学的环环指导,确保育好苗,育壮苗,为下一步插秧打下坚实的基础。 据悉,今年洪湖市再生稻的栽插面积预计达30万亩。“我们还积极对接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农机、稻谷补助及粮食收购补贴及时发放到位,充分调动农户的种粮积极性,为粮食丰收夯实基础。”洪湖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图片由湖北日报记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