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通讯员张雪刘梦记者曾晶 4月3日,石首市委、市政府召开区域性医疗健康中心建设工作会议,市委书记王敏要求全市上下以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推进区域性医疗健康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为指南,凝聚最强共识,融聚最强大脑,汇聚最强合力,加快推进区域性医疗健康中心建设,全面提升全市卫生健康服务水平,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据了解,近年石首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力支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就医体验感和健康获得感明显增强。在此基点上该市近期研究出台的《关于推进区域性医疗健康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出,力争到2025年将石首建设成卫生资源总量、医疗服务能力和居民健康指数优于周边县市、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区域性医疗健康中心,力争实现“三突破、三增效、两优化”,合力推动卫生健康起飞质变,加快构建全市医疗健康新的格局。 优化服务体系注入生命力 石首市委、市政府把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为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将着力搭建立体化健康服务体系。疫情的发生,让各地看到了补齐公共卫生短板的重要性,加快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迫在眉睫。对此,该市致力打造更安全的公共卫生体系,争取2022年底完成市人民医院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楼等多个项目建设并投入使用,启动一批医疗机构“平战结合”隔离缓冲病房等项目建设。 该市全面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支持部分医疗机构建设成区域性医疗健康分中心,逐步实现“首诊在基层、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健康进家庭”的良好格局。 该市稳步推进医疗卫生重点项目建设,实现公立医院高端发展。力争“十四五”期末,市人民医院创成三级综合医院,市中医医院进入三级中医医院序列,市第二人民医院创成二级综合医院;至2023年底完成市人民医院内科大楼建设和市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推动市第二人民医院建设县域医疗次中心。为此该市开通了卫健项目手续办理、土地调规、征地拆迁等方面“绿色通道”,全力支持医疗资源建设项目。市委书记王敏、市长付勇等市领导多次深入项目建设工地调研指导,帮助解决问题,有力推进了项目建设进度。 深化改革措施积蓄源动力 石首市将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公益化医改路径。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深入学习借鉴“三明医改”经验,建成“管理、责任、利益、服务、发展”五位一体的紧密型医共体,形成以“市直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一体化管理模式。 该市将统筹推进“三医联动”改革,实现医共体成员单位药品目录统一有序衔接,确保药品供应保障,引导恢复期和康复期患者到基层就诊用药。严格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建立逐级转诊机制,控制市外转诊率。推进以按病种分值付费为主的复合式支付方式改革,促进医疗机构加强精细化管理,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 该市将以制度改革凝聚健康石首的人才力量。一方面,开辟高层次人才岗位设置绿色通道,探索建立特设岗位准入退出机制,有效缓解市直医疗机构等级岗位晋升瓶颈,灵活调整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比例。按照“总量控制、统筹使用、动态调剂、保证重点、服务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医疗卫生系统编制和岗位效益;另一方面,完善卫生健康专业人才激励机制,推进医务人员薪酬改革,打破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基准线水平的限制,建立符合医务人员特点的绩效薪酬激励制度,推动建立长效留人机制。 谋划产业发展释放驱动力 石首市委、市政府着眼产业化发展方向,布局大健康产业体系。2020年,湖北省出台了《关于加快湖北省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鉴此,该市将顺势而为,抢占大健康时代发展风口,挖掘健康产业潜力。 振兴中医药事业发展,该市制订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启动市中医医院康养结合住院综合楼,力争2024年底前市中医医院建成投入使用。加大中医药经费扶持力度,逐步提高对公立医疗机构中医专科工作量补助政策标准,落实对中医医院投入倾斜政策。 该市创新医养康护一体化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市中医医院特色优势,建设康养中心,打造医养结合示范基地。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推广面向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医疗、养老、康复、护理”一体化服务新模式,积极探索开设家庭病床,逐步提供老年护理、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服务。 该市着力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坚持开放共享,鼓励社会办医。扶持社会资本创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鼓励社会资本优先投向“康复、托育、护理、妇幼”等医疗资源薄弱领域,支持民营医疗机构有序发展前沿医疗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