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版:特别报道

第005版:特别报道

文化铸魂强动力产业赋能激活力
——公安县闸口镇多举措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提质增效

    俯瞰闸口镇。

    □通讯员明雄袁华特约记者薛嘉汤博词

    公安县闸口镇是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历代留下的“藏兵洞”“九口堰”“百年古树”“原始竹林”“张飞屯田”“左公安营”“张飞扣肉”“夫人品酒”“王灿然墓址”等典故和遗址,新近

    打造的“古树游园”“崔家湾落”“特色民居”“农耕文化馆”“杨梅

    采摘园”“果蔬采摘园”等景物和处所,灿若繁星,映照古今。一代

    代闸口人在这里裁月镂云,使这里变得风光旖旎、美轮美奂,让人倍感振奋、倍感欣慰。

    在历史文化的熏陶中,在现今先贤的激励中,全镇5万干群不甘人后,胸怀远景蓝图,眼观时代变迁,致力改造旧貌,使这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在镇党委、镇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全镇干群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将本土文化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以“文化可视化、产业市场化”为抓手,确保美丽乡村建设有内涵有特色有效益,让市场主体增效、村民群众获益、村集体增收,真正实现了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

    文化铸魂深挖本土人文历史

    坚持文化就是品牌,挖掘本土文化为美丽乡村建设铸魂。镇党委、镇政府组建专班对接县文联,邀请文化艺术大师和文创团队相助,深入挖掘本地历史人物和人文故事,并将群众口口相传的故事通过艺术加工与创作,将文化之魂铸入美丽乡村建设中,确保建设的每处设施、每个角落、每个层面都打上了文化烙印,让本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故事都能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

    在和祥村美丽乡村建设中,专班和文创团队围绕“张飞屯田”“左公安营”“夫人品酒”三个民间故事营建的“张飞田遗址游园”,与市场主体的企业文化深度融合,还将该村的一些地名来历和名人志士故事整理成篇,从而使这里成了古人笔下描写的“阅景无旦夕、凭阑有今古”的休闲旅游目的地,吸引着大江南北的游客来此赏阅独特风景、领略别样风情。

    产业助力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坚持产业就是引擎,服务主导产业为美丽乡村建设助力。为确保美丽乡村建设能带来经济效益,镇党委、镇政府始终把服务产业作为核心要义贯穿建设全过程,将产业需求与艺术设计有机结合,打造生动丰富、宜游宜乐、画景融合的美丽乡村示范点。

    在“张飞田遗址游园”建设中,考虑市场主体要规划采摘、餐饮、游乐等功能区,在设计之初便按功能区划分,依照功能需求修建配套设施,将企业的酒文化与当地历史文化相互交融;将虾稻的生产劳作与艺术的文化创作有效衔接,让产业与风景融为一体,打造的节点既是风景产业园也是产业风景区,让市场主体的经营更富生机、更有活力。

    增收赋能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坚持增收就是效益,壮大集体经济为美丽乡村建设赋能。为进一步壮大市场主体经济,努力让群众和村集体享受美丽乡村建设成果,让发展更有盼头更有奔头,镇党委、镇政府将和祥村与同强村作为样板打造,围绕产业服务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和祥村游园节点建设现已阶段性完工,市场主体也感受到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效益,提前启动了扩规增能计划。如通过辐射周边更多群众种植“西安糯”稻谷,以高于市场价的方式兜底收购,增加了群众收入。通过协议方式,明确游园节点由市场主体维护,并且每年根据收益资金按比例给村集体分红,增加村集体收入,实现了群众、企业、村集体三方共赢。

    ①省级生态村崔家湾落。②张飞田遗址游园。③传承家训满面春风。

    ④小学生游览乡村景点。⑤欢快的游客。⑥不忘初心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