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园区企业职工上下班乘车难,交通部门如何为民解忧?招聘活动安排镇村两级“拉人头”,人社部门怎样看待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养殖场臭气熏天,环保部门是否到过排污现场?…… 4月9日上午9时,围绕“优化干部作风优化发展环境”主题,石首市2022电视问政活动准时直播。石首市交通运输局、应急管理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城市管理执法局和荆州市生态环境局石首分局负责人现场接受问政。 暗访短片剑指作风顽疾 饭店、网吧、KTV等公共场所消防通道“铁将军”把门,安全监管形同虚设,安全道通不“安全”;12个乡镇综合服务站2年时间仅建成4个,村民拿快递,最远要跑10公里,快递不“快”;小作坊随意排污,沟渠水体黑臭,居民反映环保部门置之不理,小作坊问题不小;城市围挡背后垃圾遍地、杂草丛生,遮羞变亮丑……问政现场共播放了12条短片,剑指干部作风顽疾和营商环境问题症结。 □特约记者车荣华 此外,暗访短片还对公租房入住条件把关不严,城区自来水量偏小等情况进行了曝光。记者通过深入调查取得确凿证据,第三方视角直视“灯下黑”,而现场主持人和问政代表频频发问,让各类问题“无所遁形”,促使被问政单位负责人亮明态度,拿出措施。 “敢于向问题叫板,群众才会叫好。”石首市政协委员张梅芳表示。 随时提问现场“辣味”十足 随着暗访视频的播出,劳动者求职难和企业招聘难、农民工工资拖欠等一系列问题不断被抛上台面,现场充满浓浓的“辣味”。 “人社部门2年时间没有主动到暗访的企业服务,这正常吗?”“我们有的群众想找工作,可信息根本不对称,只能到处瞎转,人社部门宣传到位了吗?”…… 相比传统新闻曝光的形式,面对面电视问政的“火药味”更浓。在近3个小时的现场问政直播中,主持人和问政嘉宾多次向被问政单位负责人抛出问题,句句直击“要害”。 “请你直面我的问题!”“具体什么时间能解决,怎么解决?”……直播中,如果被问政单位对问题避重就轻,答非所问,主持人打断后追问不放。 问政中,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陈鹤表示,现在,有些部门仍然存在工作职责内应该解决而未解决、可以解决好而未解决好的问题,部分干部仍然存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及“中、微梗阻”问题,一些关系民生、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仍然久拖不决。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形象,损害了营商环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政府各有关部门要下好“先手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都应该在问政之前。 “问”出实效当场承诺整改 作风、环境无小事,贵在抓落实。“电视问政”的定位是一个沟通渠道和平台,目的不是要将“一把手”或相关负责人逼得脸红、冒汗,而是想弄清楚问题所在,并将问题很好地解决。剑及屦及,才能“问”出实效。 “我们一定认真吸取教训,全面开展排查,立行立改,在最短时间内解决公厕管理‘九龙治水’的问题。”面对被曝光的问题,石首市城管局局长的话语铿锵坚定;“我们将立即组织全面摸排,消除执法盲区,严格执法,督促整改,对污染环境的小作坊该查处的坚决查处,该关闭的坚决关闭。”荆州市生态环境局石首分局局长现场表态…… 面对主持人和问政嘉宾的犀利发问,被问政单位负责人均现场表态,将明确责任,拿出整改方案和具体措施,快速完成整改。同时,现场观众还对被问政单位的问题回答和表态情况,进行了满意度测评投票。 开展电视问政的初衷、目的和意义就是通过媒体监督和群众监督的力量,来倒逼工作责任落实。优化干部作风和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没有这个前提,高质量发展就无从谈起。 下一步,石首市将坚决打赢“双优化”这场硬仗,一锤接着一锤敲,一步一个脚印走,奋力建设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