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哟,这不是谁家的那个小谁吗,都长这么大了? 到了周昭王时代,在不知不觉中,楚国由一个“营养不良、面黄肌瘦”的孩童,成长为血气方刚、肌肉发达的英俊青年,能吃能喝还能打,虽然还是依然为周天子办事,但浑身散发的“自信”力量,让昭王心里犯嘀咕:这楚国发展得这么快,未来肯定是个麻烦!别说,这周昭王还是有些战略眼光,看出将来的楚国肯定是个“安全隐患”,必须趁着羽翼未丰,废了它的“武功”。 但此时的楚国虽非“豺狼猛虎”,却已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了,要兵有兵,要粮有粮,士气旺盛,让周朝军队不敢小觑。 约公元前985年,周昭王开始“攻楚”第一战,周军渡过汉水,进入荆楚,这次战斗结果没有记载,但肯定是没占到便宜。约公元前982年,周昭王再派祭公辛伯带兵围剿,但遭遇大风大雨和楚军的埋伏,灰头土脸,大败而归,两次都没占到便宜。周昭王感到事态严重,约公元前977年,他亲自带兵,要报两次战败之仇。可天不遂人愿,这次败得更惨,全军覆没,周昭王把自己的性命也搭了进去。 周昭王到底怎么死的,周人一直吱吱唔唔,含糊其辞地说“昭王末年,夜清,五色光贯紫微,其王南巡不返”。但《史记正义》援引《帝王世纪》记载,昭王死因是中计乘坐楚人做的“胶船”,船至中流,胶融船散,昭王溺水而亡。 周昭王攻楚及其失败,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此后,周王朝由盛而衰,楚国则日益强大,再也不是唯唯诺诺,只能看周王室脸色度日的蕞尔小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