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版:文艺副刊

第011版:文艺副刊

无声的音乐
——柳佑平先生及其书法艺术

    □吴洁

    有幸与柳佑平先生相识是一种缘分。早在2013年“纪念习仲勋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公益书画展”中,起初是与先生的字相识,然后是以字为“媒”,便一见如故。从此,便有了书道同好的莫逆之交。

    柳佑平字老泉,法号惠佑。1966年出生于洪湖市瞿家湾镇一个极为普通的市民家庭。先生系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第48代后裔,尊先祖遗训,九岁习书练字。从柳体正楷入门,先后临摹了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诸遂良的《雁塔圣教序》、李邑的《云麾将军碑》后,继而转学隶书,遍临汉碑,尤以《张迁碑》《曹全碑》《石门颂》用工最善。40余载临摹不辍,功力深厚。1998年进京拜著名书法家刘炳森门下,主攻隶书。2003年经老师引荐,进入温州那兰陀佛学院教授书法。在佛学院的10多年时间里,柳佑平先生边教边学,边学边研。期间,潜心专研《兰亭集序》,对其技法、技巧进行了深入研习与深度挖掘。以此游讲于全国知名学府,博得同道中人的肯定与赏识。

    虎年新春的一次造访中,当我看到先生家中一幅幅风格各异的书作,于质朴之处见高雅,由淡泊处臻深远,顿时耳目一新。其中,先生的一幅中堂对联条幅吸引了我的眼球:“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作品有松抱凌霜之骨,梅无媚世之姿,构成了中国书法的灵动之美,线条、章法和骨力的完美融合,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气息和意志的力量,空灵中透露出书家的灵魂——正所谓“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在读完书法家徐福民题写的《柳佑平书法集》后,我认为先生的书法深得古法,久积宿志。难能可贵的是先生在继承传统的根基上,突破藩篱,彰显个性。先生的隶书去法于《汉隶》《张迁碑》,并兼容其他碑帖技法之长,融会贯通,自成一家。

    柳佑平先生平生别无嗜好,唯醉心翰墨。先生的书法以碑入帖,以帖化碑、故作品力透纸背面不乏灵动之趣。如隶书对联条幅:“一岁频添心未老、百年犹觉事无边”其结体舒展大方、疏密有度,融《石门颂》之健、《曹全碑》之秀、《乙瑛》之厚、《张迁碑》之拙于一体。隶书条幅:“飞天羽毛本无力,落地金时自有声”和茶联:“欲以真情酬挚友,当将佳茗奉知音”作品风格豪放,粗笔具有块面感,细笔则呈飞白状,构成巧妙的虚实对比,妙不可言。书作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更增添了一分生动的节奏,横势由于受形制的束缚而减弱,先生则将其转化为线条的涌动,通篇放中有敛,行中含留、雄中寓秀、密中藏疏,不失为一件精品之作。难怪有书家评其书法作品称:“先生的字虽谦和而有变化,持忠厚而见沉实,文质兼重。‘形’‘质’‘神’浑然一体,三者和谐统一。‘力’‘气’结合自然,一笔书成。婉若流动而韵律,给人以秀女之灵性,长虹之气势与一种高品行的艺术享受。”

    柳佑平先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那兰陀佛学院教授,中国将军部长书画院高级院士,供职于中央电视台微电影映象频道,任艺术总监。其作品荣获“首届湖北省黄鹤楼文华奖”“湖北省第六届书法纂刻二等奖”“羲之杯全国书法大赛优秀奖”“中国艺术市场最具影响力书法家提名奖”。隶书作品多次在全国大型书法展入展。2015年经中华民族友好促进会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定,先生的书法作品被选定为“国际交流礼品”。

    书道漫长,岁月悠悠。40余年来,柳佑平先生凭借对中国书法艺术的热爱和一片赤诚,以书为乐,以书会友,以书陶情。他“软硬并施”把生活书写得充实,把人生书写得绚丽多彩,用无声的音乐旋律,将人们带入一种至善、至美的艺术境界之中。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