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①楚庄王前期,不理朝政,朝廷大权被奸臣子越椒独揽。孙叔敖的父亲年轻时受子越椒的陷害被楚庄王杀害。 |
|
 |
②原来富足的生活被无情地摧毁,孙叔敖和母亲也受到牵连。 |
|
 |
③生性耿直的孙叔敖在父亲生前好友的帮助下,逃离楚国,远赴他乡。 |
|
 |
④孙叔敖长途跋涉到边远的期思(今河南省淮滨县期思镇)隐居。 |
|
 |
⑤孙叔敖在期思湖畔从事耕种,尽管终日劳作,但依然家徒四壁。这些都是因为期思邑常年水患所致。 |
|
 |
⑥孙叔敖在期思湖畔隐居三年后,“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楚庄王终于为孙叔敖的亡父平反昭雪。 |
|
 |
⑦此时的孙叔敖终于可以一展才智了。孙叔敖在乡间组织百姓治水,“决期思之水,而灌雩娄之野”。 |
|
 |
⑧在孙叔敖的带领下,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大家终于把年年受涝的湖泽治理成了富饶的鱼米之乡。 |
|
 |
⑨从此,期思邑的老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孙叔敖的治理才能在民间得到认可,并享有了一定声望。 |
|
 |
⑩孙叔敖在期思邑隐居期间,不仅勤奋学习,而且大兴水利,发展农业生产。经过历练,此时的孙叔敖已初步具备了治国安邦的才能。 |
|
 |
楚庄王亲自管理朝政后,楚国逐步变得繁荣。有一天,楚庄王朝会散得很迟,颇有学识的樊姬问是什么缘故。楚庄王说:“今天我和贤相论说如何治理国家的事情,不知不觉,时间就不早了。” |
|
 |
樊姬故作不解,问:“贤相是谁?我们楚国还有贤相吗?”“还能有谁,是令尹宰相虞丘子啊。”楚庄王回答说。听了楚庄王的话,樊姬不禁莞尔。楚庄王问:“爱姬,为何要发笑?” |
|
 |
第二天,朝会结束后,楚庄王叫住虞丘子,把樊姬说的话告诉了他。 |
|
 |
虞丘子听了楚庄王的话,不禁鞠躬施礼道:“樊姬的话是对的。我担任令尹十几年了,没有为君上和楚国举荐一个贤才,我不配为贤相。” |
|
 |
不久,虞丘子向楚庄王提出辞呈,并举荐早已声名在外的孙叔敖接替他的职位。楚庄王接受了他的请求。 |
|
 |
虞丘子辞呈获准后,楚庄王任命孙叔敖为令尹。此举在当时的楚国传为佳话。 |
|
 |
孙叔敖为官清正廉明,从不营私舞弊,他的德行获得楚庄王和朝臣们的赞誉。经过数年的精心治理,施教导民,止戈休武,楚国果然一天比一天强大起来。 |
|
 |
扫码看详情 |
|
 |
“虞丘子做了十几年的令尹,没有举荐一个贤才,他算是什么贤相呢?”樊姬脱口而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