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版:特别报道

聚焦“双优化”笃行不怠开新局冲刺“三百亿”踔厉奋发写新篇
——石首市乡镇部门负责人落实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笔谈

    锚定“高质量”发展发力对标“高颜值”效能提质

    □新厂镇党委书记付勇镇长罗鑫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也是镇村干部换届之后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至关重要。新厂镇上下将充分认识今年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抓好石首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落实,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理清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加强工作力度,努力实现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全镇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全力以赴抓实党建,提高基层治理能力。一是坚持从严治党。全面提升党的建设水平,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日常管理,配齐配强村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党组织书记领头雁作用;二是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党员发展及入党积极分子、大学生后备干部的培养;三是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丰富“三会一课”形式,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全力以赴防范疫情,维护有序发展环境。一是紧盯关键环节。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紧压实疫情防控责任,常态化抓好高中风险地区和境外返乡人员摸排、市场监管、冷链和物流管理、环境消杀、健康码使用等常态化措施;二是持续宣传引导。持续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提升群众“一米线、开窗通风、清洁消毒、佩戴口罩”等自我防护意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三是推进全民免疫。按照符合条件者“应接尽接”的原则,加大疫苗接种力度,在完成新冠肺炎疫苗第二针“清零”基础上,有序组织辖区群众完成新冠肺炎疫苗第三针免费接种,筑牢群体免疫屏障。

    全力以赴抢抓项目,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面唱响招商引资主旋律,营造全员参与、人人有为的浓厚氛围。保持大招商、招大商的强劲态势,谋增量、扩总量、提质量。利用港口优势,做大做强建材产业聚集区;二是服务企业做大做强。坚持增量选优与存量提质并举,采取“一企一策”,帮助绣林玉液酒业、得力新材料、博颐凯建材等龙头企业提升能级,增强企业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实施“小进规”培育工程,引导小微企业提档升级。依托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新型材料三大核心产业,深度开发相关配套产业链,带动港口等物流行业,不断开拓新的产业格局;三是加强营商环境建设。树立“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细心周到”的服务理念,当好金牌“店小二”。经常性组织帮扶活动,切实解决企业行政审批、招工稳岗、基础配套等实际困难。

    全力以赴发展乡村,实现脱贫与振兴衔接。一是巩固脱贫成果。建立贫困人口动态监测机制,实行分类管理,针对薄弱环节查漏补缺,常态开展“两类户”的摸排,深入推进结对帮扶,防止返贫和新增致贫。全面推进三元沟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示范带动实现跨越发展;二是壮大特色产业。把产业振兴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锚定新厂作为广东地区“绿色产品供给地”的定位,持续发展壮大生猪、青椒、菜薹、火龙果、葡萄和菊花等特色产业,加大对“荆苏”“海韵”“晨晖”“绿佳”等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生态种植优势,以点带面走出一条优质、绿色、标准化、适度规模化的新路子;三是强化要素保障。积极吸引返乡回乡入乡人才,改变农村人才净外流状况,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最具活力的人力资源,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打造乡村振兴生力军,积极探索建立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摸清底数,盘活现有资产资源,通过承包、租赁、参股、联营等方式多渠道增加集体收益,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增强乡村振兴发展内生动力。

    全力以赴办好实事,不断增加民生福祉。一是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切实关心关爱特殊困难群众,精准兑现五保、城乡低保、养老保险、残疾“两项补贴”、大病救助、救灾资金、临时救助、粮食直补、退耕还林等各项惠民政策,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实现应保尽保,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医疗和退役军人政策,有力解决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劳有所得、住有所居等民生热点问题;二是大力发展公共事业。加快推进江北中心水厂二期建设,实施蛟子泵站更新改造工程。推进“四好农村路”工程向村、院落延伸。加快农村光纤宽带、网络和农村供电安全建设,服务全覆盖。规范运行镇文化服务中心和村(社区)文化服务站,举行送文化下乡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打通关爱空巢家庭、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最后一公里”;三是切实维护和谐稳定。抓实“八五”普法工作,引导群众知法、守法、懂法、用法,增强反电信、网络诈骗能力,争创法治示范乡镇。加强基层治理、矛盾纠纷调解,促进基层自治、德治、法治相融合。常态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不断完善应急管理机制,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深入开展防汛抗旱、道路交通、在建工程、地灾防治等重点安全专项整治,持续推进“平安新厂”建设,提升群众安全感幸福感。

    全力以赴保护环境,着力厚植绿色之本。一是打赢三大战役。加强秸秆禁烧管控,切实强化污水直排整治,坚决制止非法捕捞,持续巩固禁鞭成果,统筹推进垃圾转运处理和面源污染治理,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之以恒整治散乱污企业和环保违法行为,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二是落实河湖长制。持续深化河长制,压紧压实工作责任,织密环保包保责任网格,加强工作督促指导,强化镇域内水环境治理,消除农村黑臭水体,保持水质持续达标,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良好环境;三是抓实规划布局。坚持规划引领、优化布局、开发适度三措并举,强化底线思维,严格落实生态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保护,筑牢生态屏障,全力打造天蓝水清、生态宜居的美丽新厂。

    强筋壮骨助推乡村振兴奋楫笃行勠力强镇富民

    □调关镇党委书记郭紫峰镇长张天明

    2022年,调关镇将继续牢牢把握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不断调整完善社会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工作措施,找准发力点,强化争先进位意识,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强筋壮骨助推乡村振兴,奋楫笃行勠力强镇富民。

    以产业发展为基础,全力促进经济社会新发展。一是坚持项目为王。围绕全市招商大局,实行全员招商,瞄准调关镇产业发展定位,力争招商实现新突破。围绕特色农产品加工,力争年内引进一家娃娃鱼深加工企业落地。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创造性地谋划争跑一批符合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重大项目,积极推动知音文化小镇、红色文一条街等项目建设。二是做强实体经济。深入开展“百名干部进百企“活动,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联系制度,积极主动为企业搞好服务,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努力营造公平、开放的营商环境。扶持调弦粮油、调弦酒业创新升级,鼓励海铧水产、荆湘矿业等企业发展壮大。三是突出交通驱动。充分发挥调关作为石首东部出口的重要通道和枢纽的区位优势,利用镶嵌在境内的S221、调鲁路、长江航道等交通“大动脉”,加快推进焦山河大桥建设,打造连通湘鄂的门户枢纽。

    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全力写好新时代“三农”篇章。一是推动农业产业发展。进一步扩大“水田养龙虾、旱地种蔬菜”的特色农业种养规模,加快建成调弦龙虾优质虾苗基地,依托10万亩大麦洲、青蛙洲优质小龙虾野生寄养基地和调弦龙虾知名商标,打造荆州市最大的优质虾苗孵化和销售基地。推动圣民农业、海铧水产等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推进农业品牌化战略。强化质量和品牌意识,利用新型营销手段将“调弦老酒”“调弦龙虾”等特色产品推广出去,积极引导农业企业培育新品牌,探索销售新渠道。通过举办各种推介活动、参加省农产品博览会,扩大现有农业品牌影响力。二是巩固扩展脱贫成果。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保持精准施策不动摇。强化扶贫资金资产管理,推进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做好巩固脱贫攻坚后评估工作。三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推进村庄规划修编工作,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活动,加强个人建房管控,整治乱占耕地建房行为。进一步推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工作。四是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对集镇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的集中整治力度,完善污水管网升级;巩固全域禁鞭和秸秆禁烧成效;狠抓河湖长制工作,落实巡查制,发挥各级河长作用,不断加强对长江、调弦河及各村河流湖泊的保护管理工作。围绕调弦河流域治理工程,打造包括八一大堤在内的滨江公园观光带。

    以社会治理为重点,全力提升长治久安新成效。持续深化法治建设,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确保决策科学民主。扎实推进“八五”普法工作。推行“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工作机制,实现社会治理“一网统管”、民生服务“一格覆盖”。守稳重大风险“底线”。完善社会矛盾排查预警和调处化解综合机制,严格落实接访和信访包案制度,坚决防止涉访事件发生。守住安全生产“红线”。高标准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抓好重点场所和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全面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健全完善长效治理机制。守牢社会稳定“防线”。推进扫黑除恶斗争长效化,深入开展平安建设、“一感一度一率一评价”等活动,排查整治突出治安问题。健全公共安全应急响应机制,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以民生改善为关键,全力开创社会和谐新局面。一要促进全民就业。加强与各相关部门联动,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扩大就业容量,构建全面覆盖的就业服务网络,以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二要加强社会保障。落实“全民参保”计划,力争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注重弱势群体合法权益保障,提升困难群体自我发展能力和保障水平。扎实做好退役军人安置、管理和保障工作。三要建设教育强镇。坚持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深入推进教育教学发展。努力营造尊师重教浓厚氛围。深化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确保校车运行安全。四要打造健康调关。加强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完善疫情防控应急体系。健全镇、村两级医疗网络,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五是畅通交通路网。强化交通枢纽优势,优化镇域干线公路网络,高标准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不断加强村组路网建设,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六是推进文明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实施文明创建工程,深入挖掘优秀地域文化,讲好调关故事,做好文体活动,用好文化设施,加强历史遗迹保护,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积极开展典型人物、集体评选表彰活动,加强新风宣传,引导群众进一步向先进靠拢。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