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报讯(记者王子瑶通讯员雷华)近年来,城市街头出现一些电力、电信等箱柜,由于体积较大,又常常占据人行通道,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也影响了市容环境。记者昨从市城管执法委获悉,我市将对城市道路市政基础设施设置进行规范管理,与周边环境景观相协调,让道路空间使用更加合理有序,城市面貌更加整洁美观。 为美化市容市貌,提升城市形象,近日,市城管执法委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创新工作思路,拟定了《关于城市道路电力、电信箱柜等市政基础设施设置管理办法(试行)》,规范新建城市道路电力、电信箱柜等市政基础设施设置,对原有的城市道路电力、电信箱柜等市政基础设施进行迁移、美化升级,真正做到“还路于民”。 融柜于街,藏柜于景。目前,我市已完成中心城区原有城市道路电力、电信箱柜等市政基础设施的统计登记工作,形成了详细的工作台账,进入方案招投标程序。据介绍,一期工程将投资1000万元,重点改造城区屈原路、荆南路、江津西路、北京西路、学苑路、武德路、太岳路、红星路8条主干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