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版:01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本报评论员曹歌

    日前,荆州市印发《荆州市持续深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实施方案》,聚焦4个关键领域,出台26条措施,在进一步深化一流营商环境的道路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多年来持续推进改革,荆州的营商环境大有改观,在某些方面可以说做得很好。不断入驻的企业,不断签订的新项目,以及不断增加投资规模的企业建设,表明我市营商环境的“绿色生态”。但对标先进地区,毋庸讳言,还有短板、有不足,甚至存在缺陷。仍有一些问题“东躲西藏”,一些“顽疾”久治不愈,留有“尾巴”,阻碍企业发展。对这些“顽症”,我们需加倍努力,以“钢牙”啃“硬骨头”,敢于当机立断、“壮士断腕”。只要有一个堵点不通、一个痛点不治,我们就必须紧盯不放、寸步不让。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永远都是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各级党员和领导干部,要站在促进荆州高质量发展的全局高度,坚持不懈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要深刻认识到,只有“放”得完全彻底、“管”得积极到位、“服”得无微不至,才能赋能我市招商引资提档升级,提高我市综合竞争力,才能在区域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场持久战,来不得半点松懈。各级各部门都不能有丝毫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不能有一劳永逸、一蹴而就的念头,需要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不能产生“差不多就行了”的想法。我们要主动找差距找不足,下大力气、啃硬骨头,瞄准企业投资生产经营中的“堵点”“痛点”,不玩文字游戏,出台更多实实在在、立竿见影的举措。不仅要抓宏观决策,也要狠抓细枝末节;不仅抓带动经济腾飞的大项目,还要纠正那些群众感到不方便的烦心事。

    营商环境是生产力,更是竞争力。要聚焦重点和关键,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精准发力,不断激发市场活力,让经济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要重日常、贵有恒,拿出恒心和韧劲,推动干部作风和营商环境向更高标准、更高水平迈进;要全面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真抓真改真落实,持续发力、步步深入、久久为功,以实实在在的变化,提升群众和市场主体获得感,增强各类市场主体信心,让企业愿意来、留得下、有未来,愿意和荆州一起发展壮大,共创美好明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