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版:文学副刊

第014版:文学副刊

1800岁的监利:精彩蝶变风华正茂

    滨江新城。

    监利市文体中心。

    程集镇堤头村村民跳起广场舞。

    □李光荣宋从峰朱惠丽

    这里,是云梦故地,夙称泽国,享有“百湖之县”之美誉;这里,南枕长江,北依东荆河,西伴白鹭湖,东襟洪湖,素有“鱼米之乡”之美称。

    水,将她滋润得灵动秀美;水,将她雕琢得豪迈大气。伍子胥从这里走出,屈原在这里行吟,陈友谅在这里起兵,“啰啰咚”在这里唱响,楚文化、三国文化、水文化、农耕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洪湖水,浪打浪》在这里传唱,红色铁军红六军从这里诞生,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红色首府在这里崛起,“小城大爱”流淌的涓涓善举在疫情防控中历久弥新,红色文化、名人文化、生态文化、爱心文化在这里熠熠生辉。

    这里,物华与天宝竞辉;这里,地灵与人杰争艳。这里,就是监利,人水和谐的千年古县;这里,就是监利,活力四射的滨江新市!

    三国孙权置县监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孙刘联军火烧赤壁,大破曹军,曹操败走华容道。一代伟人毛泽东曾形象地说:一把火烧出个三国鼎立。

    “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荆州。”赤壁之战后,辖有长江南北八郡的战略要地荆州,为曹操、刘备、孙权三方所瓜分。公元220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继位,代汉称帝,建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称帝,史称蜀汉。同年,孙权接受魏文帝曹丕赐封为吴王,“以大将军使持节督交州,领荆州牧事”。

    公元222年,孙权毅然建号黄武,不再向曹魏称藩,固土拓疆,下令“增广农亩”。同年,析华容县置监利县。从此,监利作为一个正式县名出现在历史舞台,而当年曹操败走的华容道即在监利县境内。

    一代史学家赵翼有言:“人才莫盛于三国。”而在三国时期的三大杰出政治家中,“小字辈”“官二代”的孙权创造了好几个之最:称帝最晚(公元229年在武昌称帝,国号吴,史称孙吴、东吴),吴国延祚最长;主政时间最长,年未弱冠始统事东吴长达52年;寿命最长,活了71岁;去世最晚,卒于公元252年,谥号大皇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数百位天子级帝王中唯一被谥为“大皇帝”者,通称“吴大帝”,被誉为“千古大帝唯一人”。连刚愎自用的一代枭雄曹操也不无感慨:“生子当如孙仲谋!”

    长江出版社2017年版《监利县志》记载下了孙权的一大历史功绩:“三国吴黄武元年(222),孙权称帝,析华容县一部置监利县。以‘地富鱼稻’,吴国派官‘监收鱼稻之利’,得县名。治所在上坊东村(今分盐一带)。属南郡。”

    尽管县志编撰者赶了个顺水人情,“提拔”孙权提前7年称帝,但值得肯定的是,它有一个历史性的贡献,坐实了孙权是监利县的创始人。几年后,孙权析家乡富春县置建德、新昌(后改寿昌)、桐庐三县,还“分交州之南海、苍梧、郁林、高凉四郡立为广州”。监利与广州、建德、桐庐等地一起,成为拥有1800年左右悠久历史的地名。

    尽管盛行于监利粮食总产N连冠之时的“鱼稻”之说尚有异议,坐收“鱼利”而“稻利”未必,但孙权看中这里确实是一块“肥肉”,便单独置县,设立关卡,督征税赋,以增加财政收入,却是毫无疑问的。史载这一时期他还做过“宽赋息调”“尽除荆州民租税”之类的事。

    监利置县后,县治几经变更。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开平三年(909),监利县由复州改属江陵府,县治迁至长江边(今容城镇),迄今已1110多年。后又有短暂的迁出和迁回。1949年4月监利全境解放,5月成立监利县人民民主政府,驻周老嘴,7月迁至城厢镇(今容城镇),次年1月正式改称监利县人民政府。初属沔阳专区,1952年改属荆州专区,1970年属荆州地区,1994年属荆沙市,1996年起属荆州市。

    监利,也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监利国土面积为3118平方千米。监利的人口数字,在明朝以前无据可考。到明朝始有户口记载。明英宗正统八年(1443)为5957户,28185人。到2019年,根据《湖北省统计年鉴2020》的数据显示,监利县户籍人口为156.5455万人,为湖北第一人口大县。

    农业大县破茧化蝶

    东汉末年,“曹瞒兵败走华容”。这一湖沼之地成为一代枭雄的“滑铁卢”,也成为当时监利地域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见证。仅仅14年之后,监利县诞生。清光绪版《荆州府志》云:“县土卑下,泽多陂陁,因有监利之名。”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奋斗,昔日的“水窝子”变成了“米粮仓”。

    监利素有“鱼米之乡”和“中国水稻生产第一县”的美誉,但也曾一度背上“产粮大县、财政穷县”的包袱。在新千年之初,由于旧体制弊端的积累,农业走入困境,农业发展艰难,农民负担过重,干群关系紧张,监利成为“三农”问题的重灾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呼声从这里发出。

    2003年,时任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把监利县作为工作联系点,八下监利,轻车简从,“一竿子插到底”,实地调研,体察民愿,了解实情,寻找破解体制障碍的良方,探求解决现实困难的路径,强有力地推动农村税费改革,湖北农村在全国提前一年减免农业税。

    十年来,监利县沐浴在中央惠民政策的春风里,在省委、省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下,监利县委、县政府痛定思痛,埋头苦干,率领全县人民从困境中成功突围,农业农村农民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监利农业披荆斩棘,克难奋进,获得一个又一个荣誉:全国粮食大县、油菜大县、畜牧大县、水产大县、平原林业示范县;全国水稻第一县、全国水稻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试点县;是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国家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农业现代化助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四化同步”发展模式,得到广泛认可和推广。2014年,监利县农业产值155.8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1.35:1,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而税费改革前的2002年,农业产值仅35.6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则为0.63:1。

    在走向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监利传统农业不仅没有弱化,还在不断做大做强。十年来,监利县粮食产业由“包袱”变成“财富”,全省“粮老大”的地位日益巩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2003年监利县粮食总产65.1万吨,2014年达到143.6万吨,增长128%,总产量达到建国以来历史最高水平,种植面积、单产、优质率等各项指标也大幅提升,继续巩固了“全国水稻生产第一县”的地位,仅产量而言,监利县的粮食“可供全国人民吃3天”。

    随着农村社会和农业生产方式的深刻变化,监利农民的概念、内涵和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一词业已悄然演变:由一种身份变成一种职业,由种田谋生变成多元发展,由传统生产变成专业化生产。经过十年多的积累沉淀,监利农民已经冲破观念的禁锢、知识的限制、资金的瓶颈,逐步变为思想解放、视野开阔、财富有积累的新一代农民,打开了创业致富的新空间。农民收入来源由过去单一的靠种田赚钱转变为劳力、脑力和资本赚钱的多元化发展,农民人均收入由2003年的2400元增长到2014年的12308元,增长了4倍,生活方式显著改变,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从2004年起,在全省取消农业税、推行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的引领下,监利县委、县政府励精图治,谋求民富乡变之路,按照城乡统筹、四化同步的战略,坚持不懈地围绕壮工业、强农业、美城乡、富农民的四大目标,以“生活的提高、产业的发展”为主线,先后开展了以“六改五通”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和以“三边三化”为重点的美丽乡村建设,监利农村发生了四大变化: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提升;农村社会发展不断突破;农村生态环境有效改善。农业大县监利破茧化蝶,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千年古县华丽转身

    千年古县,古韵犹存,风采依然;撤县设市,又成为全县人民翘首企盼的大事。从1988年,到2001年,再到2005年,监利先后3次与撤县设市擦肩而过。但是,监利从来就没有停下发展的脚步,而是重整行装再出发。

    2020年7月6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官网发布的一则公告称:“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于2020年6月12日批复同意湖北省撤销监利县、设立县级监利市”。

    在监利建县1798年之时,监利市开启了新的旅程。监利人民奔走相告,欢呼雀跃,多年梦想成真,怎不欢欣鼓舞,热血沸腾?

    监利是继两年前京山之后湖北又一次撤县设市,引起广泛瞩目。监利因何优势能够获批撤县设市?长期从事行政区划管理工作、理论研究成果丰硕的湖北省民政厅区划地名处一级调研员孙平,见证和具体操作了监利撤县设市从申报到获批的一系列过程,他对此作了这样的解读——

    一是发展优势。监利属于平原湖区,素称“鱼米之乡”,传统农业基础好,为工业化和城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监利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初步形成轻工食品、医药化工、纺织服装和机械电子四大支柱产业;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正在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二是区位优势。监利地处江汉平原南部、洞庭湖以北,拥有长江“黄金水道”140多公里,有荆岳长江大桥连通湘鄂两省,是湖北通往湖南的南大门。境内随岳高速公路贯穿南北,江北高速公路横贯东西,江汉平原货运铁路监利线正在加速建设,仙监城际铁路列入省际铁路规划。这里是布局节点城市的理想之地。

    三是文化优势。监利历史悠久,楚文化、三国文化、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在此沉淀与传承,数十万监利儿女为新中国成立献出了宝贵生命。监利因“98抗洪”孕育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2015年“东方之星”客轮救援彰显“小城大爱”得到社会广泛赞誉。

    对于这次监利撤县设市主要基于哪些考虑,孙平认为,服务国家战略、促进协调发展、实现共建共享,是监利撤县设市的主要考虑。

    县级监利市的设立,标志着监利由传统的农业地区向城市化和现代化迈开了新的步伐,标志着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监利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也由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2020年8月8日上午10点8分,监利撤县设市揭牌仪式在四大家机关办公大楼前简朴而又隆重地举行。监利市委书记韩旭在致辞中说:“通过撤县设市的成功,我们更加深刻地感觉到,是监利人民筚路蓝缕、薪火相传,创造了监利的历史,推动了监利的发展。”“撤县设市,是对监利人民的充分认可,也是对英雄监利人民的最大回报。”

    刚接过历史接力棒不久的韩旭,也清醒地认识到肩上担子的沉重:“撤县设市,是对监利未来的无限期待,也是交给监利的千钧重担。”在揭牌仪式上,他最后充满激情地说:“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新的监利,迎来了新的开始。再上征程,我们将重整行装,昂首阔步,努力建设政治生态好、用人导向正、干部作风实、发展环境优的监利,加快监利全面振兴征程,奋力建设好荆州市域副中心,打造长江中游创新型中等城市,不负组织和人民对我们的全新期待,让监利的明天更加美好!”

    随着监利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相继揭牌,千年古县监利正式迈入新纪元。

    滨江新城呼之欲出

    监利从“县”到“市”的华丽转身,不仅仅是荣誉加持,也是全新的机遇,更是严峻的挑战。

    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各项发展战略交汇叠加,各种政策机遇落地生根,各类有利因素加速聚集,监利朝着打造荆州市域副中心和长江中游创新型中等城市的目标再出发,正酝酿一场高质量发展的精彩蝶变。

    稻花香里龙虾鲜,鱼米之乡展新颜。监利小龙虾产销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在中国餐盘中每10只小龙虾就有1只来自监利。几届虾稻节的成功举办,“监利龙虾红遍天下监利大米香飘万家”广为人知。

    “虾稻共舞”按下绿色富农“快进键”,正是监利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监利凭借资源优势,做足米、虾、鱼产业化发展大文章,演绎了一个个农业“包袱”变“财富”的传奇故事。

    惠农政策的眷顾、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不断激活农村基层创新创造的因子,催生监利广袤大地翻天覆地的变化。“女粮王”毕丽霞、“田保姆”欧阳斌、“农技能人”周祖清等一批高素质的农民代表,让监利农业产业化的脚步加速前进。

    全力实施“立足于粮、立足于虾”战略,监利有底气,有拼劲,有韧劲,有干劲。从“全国水稻生产第一县”到“中国小龙虾第一县”,从“中国黄鳝特色县”到“中国面点师之乡”,监利在千里沃野上,正绘出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画卷。

    相对于农业,工业是监利的短板。监利甩开膀子,高擎工业现代化大旗,用超常规力度和方法补齐工业短板,吹响冲刺“工业集群”奋斗目标的冲锋号。

    目前,监利已形成“一区四园”发展格局:城东工业园已建成35平方公里,新沟、朱河、白螺三个乡镇分别建有工业园。监利积极优化产业布局,以城东工业园为主阵地,做大做强生态铝、光电子、纺织服装、家居建材等“园中园”,推动朱河工业园打造水产加工强镇,新沟工业园重振全省粮食精深加工产业强镇雄风,白螺工业园形成造纸包装及大宗物流产业规模。

    经过多年培育发展,监利已形成农产品深加工、铝型材料、光电科技三个主导产业,医药化工、家居建材、纺织服装三个成长产业。其中,以回归企业南桂集团为“母舰”,生态铝产业和光电子产业有集群发展态势:华中生态铝产业园累计入园项目84个,投产40个;光电产业园累计入园21个,投产17个。一半天药业发展成为监利第一个税收过亿元的企业。计划总投资205亿元的玖龙纸业,落地白螺工业园,将成为地方工业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监利“磁场效应”不断显现。

    监利工业的加快发展,吸引更多农民进城,拉开城市发展大格局,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

    破旧立新,凤凰涅槃。监利坚持“两只手”同时发力:政府“有形之手”做好科学规划,为城市发展提供服务、做好保障;市场“无形之手”唤来市场主体,引来学校、医院、车站、商业等公共服务资源棋布新城。

    做大城市体量,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能级,坚持城东园区、城南滨江区、城西老区、城北新区一同发力,监利城区面积增加到55平方公里,跃居荆州县市之首,监利在荆州市域副中心的地位更加巩固。

    以“建设长江中游创新型中等城市”为目标,监利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城市化步伐势如破竹,曾经的滨江小城正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展现小城大美。

    沧桑蝶变,跨越腾飞。监利先后收获“国家园林县城”“省级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殊荣,如同一个个坚实足迹的不断向前延伸,见证着城市发展的变迁。

    监利依江而建城、依江而兴业,拥有长江“黄金水道”143.9公里,是湖北长江径流里程最长的县域。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这是国家战略,更是监利人民的坚定承诺。流经监利的长江岸线,已成为一条串起绿色产业的黄金水道。监利正重整旗鼓,后发赶超,奋力书写“万里长江,美在荆江”的监利篇章。

    如今,破茧化蝶的监利,洋溢着开拓与创新的激情,正沐浴着新时代的春风翩跹起舞,成为长江岸边一颗耀眼夺目的明珠。

    昨日之监利,艰辛探索,迎难而上,闯出一片新天地;今日之监利,更将以敢于争先的魄力、敢谋新篇的勇气、敢于担当的作风,奋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宏伟目标,勠力谱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