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版:三农天地

强链条育龙头建项目
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速

    □记者周军通讯员吴婧莲

    今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通过推进重点产业链建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深挖农业项目潜力、提升从业人员素质等措施,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速,实现首季“开门红”。

    强延补固推进重点产业链建设

    围绕十大农业产业链,我市以优质稻米、淡水渔业、菜籽油、生猪4条产业链为重点,建立由市领导牵头,农业农村、发改等相关部门具体负责的农业产业链链长责任制,加大对种业研发源头、产前统一供种、产中标准化种养、产后统一加工和统一品牌销售等关键环节的支持力度,全力推进重点产业链培育发展。

    鼓励以县为单位,开展同质化企业资产重组和品牌整合,做大做强本土企业。同时,依托优势资源,招引农业头部企业,引进先进经营管理理念,推动本土产业做大做强。

    培育壮大助力粮加龙头企业发展

    坚决稳住粮食基本盘。在春耕备耕关键时期,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召开全市粮食产业发展座谈会,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和粮食加工龙头企业一起研究荆州大米产业链发展现状,确定发展目标,对推进粮食深加工、打造优质大米产业等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充分运用好荆州市农业产业基金。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通过股权投资,支持各县(市、区)培育壮大一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重点支持种业企业发展,市级每年统筹涉农资金投入或通过农业产业基金股权投资,力争“十四五”期间全市审定新品种60个以上,培育年营业收入过2亿元种业龙头企业2家、1-2亿元种业龙头企业4家。

    服务保障着力强链延链补链固链

    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全市农业农村系统紧盯产业链建设,在深入县市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业企业、食品加工园区调研摸底的基础上,为各企业提供点对点服务,着力强链延链补链固链。

    加快设立农业产业基金。由市财政每年筹资5000万元、县级财政每年筹资3000万元、基金公司出资1000万元,每年筹措资金3亿元,“十四五”期间将筹资12亿元,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通过股权投资模式支持农业产业化

    龙头企业发展。

    调度争取深挖农业项目潜力

    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将全年农产品加工产值任务目标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到企业、到项目,确保全年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1200亿元。

    加强重点项目调度。已建成的投产项目,及时与经信、统计部门衔接入统。同时,全力做好中博农江陵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东进农牧公司猪小治食品工业园、荆州七尚家禽及蛋制品精深加工等项目服务保障工作,确保项目早日建成达产。

    大力招商引资。一季度,市领导带队多次到福建、湖南、江西招商考察,接待来荆考察客商10次,重点跟踪正大集团水产加工产业链等12个项目建设。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召开系统招商工作推进会,制定下发《关于市直农业农村系统开展“招商突破年”活动工作方案》,以农业产业链为主,以农产品加工业为要,集中招引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地荆州。目前,外出招商取得初步成效,广州中膳集团有意向在荆州投资16.5亿元建设预制菜项目。

    积极争取省级支持。市农业农村局多次到省农业农村厅、长江三峡集团等汇报争取沟通,推进相关工作和项目建设。

    狠抓培训促进产业提升

    培训推广新技术新模式。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全市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业新技术培训,指导农户加强农业生产管理,大力推广高效种养技术模式。

    一季度,全市共举办各类培训班56期,培训人数7765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86.9万份。

    增速加快农产品加工喜迎“开门红”

    据介绍,1-3月,全市农产品加工规上企业达到520家,比去年底新增28家,农产品规上企业加工产值223.8亿元,同比增长21.42%,完成全年任务的18.65%。农产品加工规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97.3亿元,同比增长13.7%。利润总额11.43亿元,同比增长44.3%;税金总额6.43亿元,同比增长43.8%。纺织服装、造纸和纸制品业、木材加工等行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多数企业满负荷生产,实现“开门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