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杨飞 近日,湖北车桥有限公司桥体车间机器轰鸣、电弧火光闪现,附件班的工人师傅们一刻不停地忙碌着,他们用手工焊接技术将后桥与附件连接起来,这些大块头的零部件将成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 桥体车间附件班总共有8名焊接工人,平均年龄39岁,其中1名高级技师,3名高级工。班长钟德明是工作年限最长的一位,作为团队骨干,他负责把控产品质量。附件班主要是焊接后桥的附件,作为班长,钟德明经常跟班组成员进行技术交流,指出后桥是车辆中起承载和驱动作用的,焊接要饱满、外观要漂亮,不能有气孔、咬边等焊接缺陷。当了十几年焊工的钟德明深知,焊接是个需要时间积累的手艺活儿,尤其是手工焊,更体现个人手艺技能,需要在不断的学习中强化技能、提升素养。于是,钟德明时常在业余时间组织同事开展技能比武,用工匠精神激励大家,带动团队一起学习。 进入湖北车桥有限公司之前,附件班8名成员的工作履历各不相同,有焊船的,有焊接起重机的,有焊接挖掘机机臂的……来到车桥之后,他们加入到一个共同的小集体——附件班。通过不断磨合、互相比拼,逐渐成为一个高度协同、齐头并进的团队。为提高自己的能力,工作之余他们争先恐后加强技能学习,每天可以完成180至200根桥口的焊接。4年来,他们手工焊接完成了15万根桥口,圆满完成了公司下达的各项焊接任务。 目前湖北车桥有限公司桥体加工中的36道工序,大都实现了信息化、机械化和智能化,但由于附件桥壳种类各异,加之各大厂商标准不同,至今仍需采用手工焊接。附件班的成员们常常要在火星飞溅下找准焊点,他们始终保持初心,奋斗在车间的最前线,用一手绝活为企业生产贡献着力量。2016年,桥体车间附件班获评“荆州市工人先锋号”,2021年,团队当选“湖北省工人先锋号集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