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记者顾静宇吴穹 从教24年来,她辛勤耕耘在语文教育教学这片沃野上,用爱心、耐心、慧心把教育梦想变成了现实,形成了自然、质朴、扎实,富有亲和力和感召力的教学风格。她积极发挥引领作用,带领和培养了一批青年优秀教师,让名工作室成为高质量“教研共同体”,她就是优秀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廖慧。 1998年,廖慧怀揣着自己的教育梦想,满怀期待走上了三尺讲台,成为了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每堂课廖慧老师都会待其如新课一般,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习。 在课堂上,廖慧会适时的抛出问题,请学生回答。这些问题都需要学生独立思考,不能借助任何的外部资料,以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另一方面,她也侧重学生的习作能力,在学习每一个新单元时,她都会提前让学生大致了解作文单元习作内容,再走入课文当中,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 廖慧任教的24年间,她最多的时间都花在如何让学生快乐的学习上,她在“智慧”上花心思,在“反思”上动脑筋,在“写作”上下功夫,化平淡为神奇,形成了自然、质朴、扎实,富有亲和力和感召力的教学风格,让孩子们的语文课堂贴近生活、服务生活,感受语文学科带来的快乐。 私下里,廖慧也是学生们的良师益友,课后和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交流学习或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时候也会邀请学生去校图书馆,一起感受阅读的乐趣。 廖慧认为,语文最终是为生活服务的,只要把生活中的语文和课文中的语文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教给孩子更多的知识。 在工作中,除了关爱学生,廖慧还发现同事们各有所长:有的老师侧重于在辅导青年教师的备课上,有的老师侧重公开课的示范上,还有的老师注重与学生和家长的交流。于是,她萌生了一个想法,为老师们搭建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平台,让每一位老师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够大跨步地往前进。 2020年12月,廖慧名师工作室正式成立,工作室共吸引了37名名师、骨干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的加入。“一花迎来百花开”,廖慧深知,名师工作室的建设,有助于打造一支师德高尚、造诣深厚、业务精湛、富于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通过名师工作室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可以达到资源共享、团队合作、全员提升的目的。 一年多来,在廖慧的带领下,工作室围绕语文课堂开展教研活动,通过培训讲座、上公开课、参加比赛、同行阅读、主题访谈等多种方式,引导工作室青年导师积极参与教与研,学会听课、研课、品课、写课,鼓励青年教师将“站在讲台上”“行走学生间”“游学课堂上”作为努力的根基,并将“习作教学研究”确立为工作室研究的主要课题方向。 在一次又一次的活动中,不仅让廖慧名师工作室成员、青年教师吴黎丽提高了专业素养,也扩展了她的眼界,增长了知识。 教师程秋霞也获得了廖慧名师工作室的帮助,资深教师指导她进行磨课,从中她对教材和教法这几个方面有了更深的理解。程秋霞觉得每一次交流活动都是一场思维的盛宴,每个教师们聚在一起都得到了共同提高。 今年2月,廖慧被市教育局评为“优秀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这份荣誉对她来说,是一份新的信任与鼓励。作为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廖慧认为,教研共同体不仅是在学习上力争优秀,在教学上力争优秀,在研究上力争优秀,还要把工作室的成员们打造成每个学校,特别是乡镇学校的骨干教师,让他们去引领更多的人去生根、发芽、开花,结出更多的硕果,这也是优秀名师工作室所努力的方向。 在今后的工作中,廖慧会以团队成长为己任,以辐射引领为目标,以专业精进为路径,不断创造新的更大的成绩,让名师工作室成为高质量的“教研共同体”,继续带领工作室的老师们在监利教育高质量发展中贡献一份光与热。 |